《宋史》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五月庚申,詔賈似道措置淮西山砦城築。壬戌,太白犯權星。己卯,詔諸鎮募兵、造舟、置馬,帥臣其務獎激將士,以嚴邊防。

六月甲午,保信軍節度使希丞薨。丙午,祈雨。壬子,以陳韡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乙卯,台臣言李鳴復、劉伯正進則害善類,退則蠹州里。詔鳴復落職罷宮觀,伯正削一秩。

秋七月壬戌,泉州歲飢,其民謝應瑞非因有司勸分,自出私錢四十餘萬,糴米以振鄉井,所全活甚眾。詔補進義校尉。丁卯,太陰犯斗。己巳,呂文德言:"北兵圍壽春城,州師至黃家穴,總管孫琦、呂文信、夏貴等戰龍堽有功。"詔文德官一轉,余依等第轉補;其陣沒董先等二十二人、傷者四百三十七人,贈恤恩賞有差。癸酉,有流星出自室,大如太白。

八月辛卯,太陰犯房。己酉,賜文士劉克莊進士出身,以為秘書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壬子,太白晝見。癸丑,以劉克莊兼崇政殿說書。樞密院言:"前知普州何叔丁、簽書判官楊仁舉,淳祐元年冬北兵攻城,兩家二十餘人死於難,叔丁孫嗣祖、仁舉幼子肖翁被俘逃歸。"詔叔丁等贈官恤後有差。

九月甲子,有流星出於斗,大如太白。戊辰,以賈似道為敷文閣直學士、京湖制置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應使。太白晝見。癸酉,孟珙薨,贈少師。

冬十月己丑,少保、嗣榮王與芮之子賜名孟啟,授貴州刺史。乙未,填星、歲星、熒惑合於亢。己酉,太白入氐。

十一月癸亥,歲星入氐。甲戌,右丞相游似五請歸田裡,詔不允。辛巳,詔:"北兵入蜀,前四川制置使陳隆之闔家數百口罹害,死不易節,其特賜徽猷閣待制,官其二子,賜謚立廟。死事史季儉、楊戡子各賜官兩轉,官一子。"十二月乙未,詔史嵩之依所乞守金紫光祿大夫、觀文殿大學士、永國公致仕。台諫論史嵩之無父無君,醜聲穢行,律以無將之法,罪有餘誅,乞寢宮祠,削官遠竄。

七年春正月乙卯朔,詔:"間者絀逐非才,收召眾正,史嵩之已令致事,示不復用。咨爾二三大臣,其一乃心,務舉實政,以輯寧我邦家。若辭浮於實,玩愒歲月,朕何賴焉。"建資善堂,授孟啟宜州觀察使,就內國小。

二月庚寅,詔:"淮安主簿周子鎔,久俘於北,數遣蠟書諜報邊事,今遂生還,可改朝奉郎,優與升擢。"己亥,貴妃賈氏薨。戊申,日暈周匝。壬子,詔改潛邸為龍翔宮。

三月庚午,祈雨。

夏四月丁亥,填星犯亢。庚子,以王伯大簽書樞密院事,吳潛同簽書樞密院事。辛丑,以鄭清之為太傅、右丞相兼樞密使,封越國公;游似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趙葵為樞密使兼參知政事,督視江淮、京西、湖北軍馬;陳韡知樞密院事、湖南安撫大使、知潭州。甲辰,趙葵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江東安撫使,應軍行調度並聽便宜行事;趙希塈禮部尚書、督視行府參贊軍事。庚戌,出緡錢千萬、銀十五萬兩、祠牒千、絹萬,並戶部銀五千萬兩,付督視行府趙葵調用。

五月甲寅,寧淮軍統制張忠戍浮山,手搏北將,俱溺水死,贈武略大夫,官一子承信郎,緡錢五千給其家。祈雨。壬申,以吳潛兼權參知政事。乙亥,御集英殿策士,詔求直言弭旱。

六月癸巳,賜禮部進士張淵微以下五百二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丙申,以旱,避殿減膳。詔中外臣僚士民直陳過失,毋有所諱。戊申,詔:"旱勢未釋,兩淮、襄、蜀及江、閩內地,曾經兵州縣,遣骼暴露,感傷和氣,所屬有司收瘞之。"秋七月己未,太陰犯心。乙丑,吳潛罷。丁卯,以別之傑參知政事,鄭寀同簽書樞密院事。己卯,吳潛依舊端明殿學士、知福州、福建安撫使。

八月甲申,鄭寀罷。辛卯,雨。辛丑,前彭州守臣宇文景訥死事,詔贈官、進三秩,官一子下州文學。壬寅,詔監司、守臣議荒政以振乏絕,租稅合蠲減者具實來上。甲辰,高定子薨,贈少保。丙午,蔡抗進其父沈《尚書解》。

九月丙辰,有流星出於室。癸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