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冬十月辛巳,太白晝見。己酉,台臣言添差、抽差、攝局、須入、奏辟、改任、薦舉、借補、曠職、匿過十弊。

十一月丁巳,詔:"茶陵知縣事黃端卿為郴寇所害,進官三秩,官一子將仕郎,立廟衡州。"十二月辛巳,李鳴復卒。壬辰,詔:"太學生程九萬自北脫身來歸,且條上邊事,賜迪功郎。"

八年春二月丁亥,趙葵言呂文德洎諸將解泗州之圍有功,詔補轉推賞有差。戊子,太陰生黃白暈。癸巳,雨雹。乙未,福州福安縣民羅母年過百歲,特封孺人,復其家。敕有司歲時存問,以厚風化。辛丑,趙葵表:"招、泗斷橋,將士用命,兵退。陳奕、譚涓玉、王成等戰渦河、龜山有勞,聞其步兵多山東人,遂調史用政等襲膠州,復襲高密縣,以牽制侵淮之師。"詔趣上立功將士等第、姓名推賞。乙丑,雨雹。甲戌,詔:"先鋒軍統制田智潤泗州潮河壩之戰,父子俱死於兵,贈智潤修武郎,子承節郎,更官其一子承信郎,給緡錢五千恤其家。"夏四月庚辰,詔淮東制置司於泗州立廟,祠夏皋及張忠、田智潤父子,賜額以旌忠節。丁亥,贈朝奉郎程克己妻王氏同沒王事,進贈安人。

五月癸丑,趙葵進三秩。

六月乙酉,日生赤黃暈周匝。戊戌,以徐鹿卿為樞密使兼參知政事兼侍講。甲辰,有流星出河鼓,大如太白。

秋七月戊申,太白入井。辛亥,以王伯大參知政事,應吏磽知樞密院事,謝方叔簽書樞密院事,史宅之同簽書樞密院事,趙與〈竹忌〉資政殿學士,依舊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癸酉,王伯大罷為資政殿學士、知建寧府。

九月辛酉,祀明堂,大赦。雷。

冬十月甲戌朔,別之傑三疏乞歸田裡,詔以資政殿大學士知紹興府。乙亥,應吏懟⑿環絞宀⒓娌沃政事。己卯,余玠言:"都統制張實等以戰功,承制便宜與官三轉,給刺史象符、金銀器二百兩、銀三百兩、緡錢一萬,余將士依等第轉官,給金銀符、錢帛有差。"詔命詞、給告身付之。

九年春正月乙巳,孟啟授慶遠軍節度使,進封益國公。庚申,詔周世宗八世孫柴彥穎補承務郎,襲封崇義公。辛酉,詔兩淮、京湖沿江曠土,軍民從便耕種,秋成日官不分收,制帥嚴勸諭覺察。"癸亥,詔給官田五百畝,命臨安府創慈幼局,收養道路遺棄初生嬰兒,仍置藥局療貧民疾病。乙丑,雨雹。丁卯,許應龍薨。己巳,范鍾薨,贈少保,諡文肅。辛未,詔以官田三百畝給表忠觀,旌錢氏功德,仍禁樵採。閏二月甲辰,以鄭清之為太師、左丞相兼樞密使,進封魏國公;趙葵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應吏懟⑿環絞宀⒉沃政事;史宅之同知樞密院事。乙卯,鄭清之五辭免太師,許之。

三月癸未,以賈似道為寶文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大使。乙酉,程元鳳江、淮等路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公事兼知饒州。丁亥,詔以四月朔日食,自二十一日避殿、減膳、徹樂。

夏四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庚戌,趙葵四辭免右丞相兼樞密使,詔不允。

五月己丑,趙葵乞歸田裡,又不允。甲午,鄭寀薨。

六月壬戌晝,南方有星,急流至濁沒,大如太白。丙寅,詔邊郡各立廟一,賜額曰"褒忠",凡沒於王事忠節顯著者並祠焉,守臣春秋致祀。

秋七月壬辰,詔知吉州李義山更削三秩,監贓錢銀納安邊所。癸酉,太白犯進賢星。

八月己酉,以吳潛為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辛亥,詔趣趙葵治事,命吳淵宣諭赴闕。

九月丙子,詔趙與〈竹忌〉提領戶部財用,置新倉,積貯百二十萬,名淳祐倉,許辟官四人。乙未,冊命婉容閻氏為貴妃。

冬十月辛丑,太白入氐。丁卯,諫臣周坦言:知建寧府楊棟任成都制幕時,盡載激賞庫珍寶先遁,陷丁黼於死,致全蜀生靈塗炭。詔褫棟閣職,罷新任。

十一月辛未,太白入氐。壬申,有流星出自織女星。丙子,趙與〈竹忌〉資政殿學士、提領國用、浙西安撫使。癸未,應吏砥蜆樘錮錚詔以資政殿學士知平江府。十二月己亥,以董槐兼侍讀。乙巳,以吳潛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徐清叟簽書樞密院事。戊申,太白晝見。戊午,史宅之薨,贈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