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四十二 本紀第四十二



夏四月癸未,以李{直土}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己酉,雨土。太陰入太微垣。

閏月丁未,太陰入井。甲子,有流星大如太白。壬申,賜禮部進士周坦以下四百二十二人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辛巳,太白晝見。癸未,以李鳴復知樞密院事,李宗勉參知政事,余天錫簽書樞密院事。甲申,喬行簡請"以兵事委李鳴復,財用委李宗勉,楮幣委余天錫,當會議者,臣則參酌行之"。詔允所請。詔嚴州布衣錢時、成忠郎吳如愚以隱居著書,並選為秘閣校勘。丙戌詔崔與之提舉洞霄宮,任便居住,李鳴復復參知政事。壬寅,歲星犯壁壘陣。

六月甲辰朔,流星晝隕。戊申,吳淵知太平州、措置採石江防。以吳潛為淮東總領財賦、知鎮江府。丙寅,李{直土}薨,特贈資政殿大學士。

秋七月壬午,以霖雨不止,烈風大作,詔避殿、減膳、徹樂,令中外之臣極言闕失。辛卯,有流星大如太白。壬寅,熒惑犯鬼,積屍氣。

八月辛酉,太白晝見,經天。癸亥,流星晝隕。

九月壬午,熒惑犯權星。子維生。甲申,封宮人謝氏為永寧郡夫人。乙未,有流星大如太白。

冬十月庚戌,雷。丁卯,吳潛言:"宗子趙時集真、滁、豐、濠四郡流民十餘萬,團結十七砦。其強壯二萬可籍為兵,近調五百援合肥,宜補時官。又沙上蘆場田可得二十餘萬畝,賣之以贍流民,以佐砦兵。"從之。熒惑入太微垣。戊辰,太白入於氐。己巳,日生黑子。辛未,復光州。

十一月甲申,子維薨,追封祁王,謚沖昭。十二月丙午,光州守臣董堯臣伏誅,司戶柳臣舉配雷州。乙卯,詔四川諸州縣鹽酒榷額,自明年始更減免三年,其四路合發總所綱運者亦免。戊辰,詔諸路和糴給時直,平概量,毋科抑,申嚴收租苛取之禁。己巳,出祠牒、會子共七百萬紙,給四川制司為三年生券。

三年春正月癸酉,以喬行簡為少傅、平章軍國重事,封益國公;李宗勉為左丞相兼樞密使;史嵩之右丞相兼樞密使,督視兩淮、四川、京湖軍馬;余天錫參知政事;游似同簽書樞院事。

二月丙午,詔史嵩之依舊兼都督江西、湖南軍馬。丁卯,又命嵩之都督江淮、京湖、四川軍馬。己巳,竄趙邦永,坐救滁不進兵。

三月辛未朔,以吳潛為敷文閣直學士、沿海制置使兼知慶元府。甲戌,以別之傑權兵部尚書,依舊沿江制置安撫使兼都督行府參贊軍事,李曾伯兼都督行府參議官,孟珙兼都督行府參謀官。流星晝隕。辛卯,雨土。

夏四月壬寅,祈雨。癸卯,以吳淵權工部尚書、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

五月辛未,熒惑犯太微垣執法星。戊寅,以吳潛為兵部尚書、浙西制置使、知鎮江府。辛卯,喬行簡五疏乞罷機政,詔不允。

秋七月庚午,以董槐知江州兼都督行府參議官。甲申,以吳淵兼都督行府參贊軍事。

八月戊戌朔,以浙江潮患,告天地、宗廟、社稷。以游似參知政事,許應龍簽書樞密院事,林略同簽書樞密院事。己亥,熒惑入氐。辛丑,太陰入氐。有流星大如太白。丁亥,熒惑犯房宿。

九月辛巳,祀明堂,大赦。壬午,淮西敢勇將官陸旺、李威特與官三轉,同出戰二百人官兩轉,以賞廬州磨店北之功,其陣沒者優與撫恤。

冬十月丁未,故太師魯王謝深甫賜謚惠正。己未,出祠牒百給濟處州。秉義郎李良守鄂州長壽縣,沒於戰陣,詔贈官三轉。癸亥,熒惑、太白合於斗。乙丑,虹見。

十一月丙子,以范鍾簽書樞密院事。十二月己未,觀文殿大學士崔與之薨,贈少師,謚清獻。辛酉,太白晝見。甲子,復夔州,錄荊鄂都統張順、孟璋等將士戰功。

四年春正月辛未,彗星出營室。庚辰,以星變,下詔罪己。辛巳,有流星大如太白。甲午,彗星犯王良第二星。

二月丙申朔,日生背氣。戊戌,大赦。辛丑,流星晝隕。白虹貫日。丁未,太白晝見。癸丑,以孟珙為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節制歸、峽、鼎、澧州軍馬。丙辰,白氣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