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三月丁巳朔,詔趣修廬、和二州城。己巳,蠲成都府路民戶歲輸對糴米腳錢三十五萬緡。乙亥,以王炎為四川宣撫使,仍參知政事。召虞允文赴行在。丙子,賜禮部進土鄭僑以下三百九十有二人及第、出身。壬午,賜郭雍號沖晦處士。癸未。罷利州路諸州營田官兵,募民耕佃。詔侍從、監司、帥臣、管軍薦武舉出身人可將佐者。

夏四月己丑,復置將作、軍器少監。壬辰,以梁克家兼參知政事。辛丑,詔福建路貧民生子,官給錢米。庚戌,修襄陽府城。辛亥,振恤衢、婺、饒、信四州流民。

五月己巳,帝以射弩弦斷傷目,不視朝。金牒取俘獲人,王抃議盡遣時旺餘黨,陳俊卿持不可,帝然之。

六月庚寅,太白晝見。戊戌,始視朝。己酉,以虞允文為樞密使。

秋七月乙丑,召曾覿入見,陳俊卿及虞允文請罷之,不許。至行在,俊卿、允文復言其不可留,詔以覿為浙東總管。

八月甲申朔,日有食之。己丑,以陳俊卿為尚書左僕射,虞允文為尚書右僕射,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兼制國用使,辛亥,命淮西路鑄小鐵錢。

九月己未,罷淮東屯田官兵,募民耕佃。辛酉,詔淮東諸州農隙教閱民丁。甲子,詔侍從、台諫集議欽宗配饗功臣。壬申,大風。命淮西安撫司參議官許子中措置淮西山水砦,招集歸正忠義人耕墾官田。

冬十月乙酉,遣汪大猷等使金賀正旦。戊子,振溫、台二州被水貧民,以守臣、監司失職,降責有差。戊戌,大風。己亥,命饒、信二州歲各留上供米三萬石,以備振糶。癸卯,金遣高德基等來賀會慶節。

十一月癸丑朔,復置淮東萬弩手,名神勁軍。庚申,增置廣東水軍。乙丑,以孫擴為右千牛衛大將軍。以明州定海縣水軍為御前水軍。丙寅,為岳飛立廟於鄂州。己巳,太白晝見。辛未,詔侍從、台諫、兩省官,各舉京朝官以上、才堪監司、郡守者三人。壬申,復成閔慶遠軍節度使、鎮江諸軍都統制。十二月己丑,遣司馬伋等賀金主生辰。辛卯,大風。丁酉,置應城縣馬監。復李顯忠威武軍節度使。乙巳,復置成都府廣惠倉。戊申,金遣完顏毅等來賀明年正旦。

六年春正月癸丑,雅州沙平蠻寇邊,焚碉緬砦。四川制置使晁公武調兵討之,失利。乙卯,修楚州城。丁巳,復強盜舊法,其四年十一月指揮勿行。癸亥,初降金字牌下四川宣撫司,備邊奏。乙丑,增築豐儲倉。庚午,以奉國軍承宣使、知廬州郭振為武泰軍節度使。

二月乙酉,詔戶部侍郎二人分領諸路財賦。丁亥,復置舒州同安監,鑄鐵錢。辛卯,王炎遣人約沙平蠻歸部,稍損邊稅與之。丙申,廣西路復行鈔鹽法,仍增收通貨錢四十萬緡,以備漕計。壬寅,詔諭大臣:均役法,嚴限田,抑游手,務農桑。己酉,置應城縣孳生監。庚戌,以曾覿為福州觀察使。遣司農寺丞許子中詣淮西,措置鐵錢。

三月癸丑,用三省言,兩淮守帥宜久其任,二年後察其能否,以行賞罰。乙卯,裁減樞密院吏額一百十有四人。丁巳,詔步軍司權以三萬五千人為額。起復王抃僉知閣門事,專一措置三衙揀選官兵。贈彰國軍節度使大周仁為太尉。庚申,從太上皇、太上皇后幸聚景園。乙丑,以晁公武、王炎不協,罷四川制置司歸宣撫司。辛未,從太上皇、太上皇后幸聚景園。甲戌,裁減三省吏額七十人。戊寅,以知紹興府史浩為檢校少傅、保寧軍節度使。己卯,詔兩淮州縣官以繁簡易其任。復置江、浙、京湖、兩廣、福建等路都大發運使,以新知成都府史正志為之。

夏四月辛巳朔,罷鑄錢司歸發運司。並淮東總領所歸淮西總領所。以敷文閣直學士張震知成都府,充本路安撫使,乙未,賜發運使史正志緡錢二百萬,為均輸、和糴之用。吏部尚書汪應辰三上疏論發運司。戊戌,以應辰知平江府。

五月甲寅,裁減六部吏額百五十人,其餘百司、三衙以是為差。己未,陳俊卿、虞允文等上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會要》、太上皇玉牒。已已,陳俊卿以議遣使不合,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福州。罷行在至鎮江徵稅所比近者十有三。甲戌,詔戒飭百官。丁丑,知潮州曾造犯贓,貸命、南雄州編管,籍其家。戊寅,詔給舍、台諫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