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六月丙午,復主管馬軍司公事李顯忠為太尉。己巳,賜吳璘謚曰武順。壬申,詔兩淮墾田毋創增稅賦。

秋七月庚子,以王炎為樞密使、四川宣撫使。

八月丙辰,詔兩淮民丁充民兵者,本名丁錢勿輸。辛酉,復修襄陽城。

九月壬申朔,以江西、湖南旱,命募民為兵。甲申,從太上皇、太上皇后幸東園。戊子,安定郡王令德薨。

冬十月丁未,罷紹興宗正行司,改恩平郡王璩判西外宗正。己酉,遣莫濛等使金賀正旦。壬戌,金遣烏林答天錫等來賀會慶節,天錫要帝降榻問金主起居,虞允文請帝還內,命知閣門事王抃諭天錫以明日見,天錫沮退。癸亥,會慶節,金使隨班入見。

十一月甲戌,御集英殿策試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李垕。戊寅,錫垕制科出身。十二月丁未,遣翟紱等賀金主生辰。庚申,詔閣門舍人依文臣館閣以次輪對。癸亥,罷太醫局。丙寅,金遣完顏宗寧等來賀明年正旦。是歲,湖南、江東西路旱,振之。

八年春正月庚午朔,班《乾道敕令格式》。丁酉,朝獻景靈宮,遂幸天竺寺、玉津園。

二月乙巳,詔改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左、右丞相。丙午,詔六察分隸,事有違戾,許監察御史隨事具實狀糾劾以聞。戊申,遣姚憲等使金賀上尊號,附請受書之事。辛亥,以虞允文為左丞相,梁克家為右丞相,併兼樞密使。癸丑,以安慶軍節度使張說、吏部侍郎王之奇並簽書樞密院事。侍御史李衡、右正言王希呂交章論說不可為執政,不報。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周必大不草答詔,權給事中莫濟封還錄黃,詔並與在外宮觀。丙辰,詔罷王希呂與遠小監當,尋詔與宮觀。丁巳,李衡罷為起居郎。丙寅,戶部尚書曾懷賜出身,參知政事。三月戊子,詔省侍中、中書、尚書令員,以左、右丞充其位。

夏四月庚子,賜禮部進士黃定以下三百八十有九人及第、出身。己酉,殿中侍御史蕭之敏劾虞允文擅權不公,允文請罷政,許之。翼日復留,出之敏提點江東刑獄。甲子,措置兩淮官田徐子寅等坐授田歸正人逃亡,奪官有差。乙丑,詔再蠲兩淮二稅一年。

五月戊子,福建鹽行鈔法。丙申,立宗室銓試法。

六月庚子,以武德郎令撎為金州觀察使,封安定郡王。壬寅,蠲兩淮歸正人撮收課子。淮東巡尉有縱逸歸正戶口過淮者,奪官有差。壬子,省監司薦舉員。

秋七月辛巳,罷淮西屯田官兵,募歸正人耕佃。姚憲、曾覿至自金,金人拒其請。癸未,以覿為武泰軍節度使。壬辰,雨雹。

九月戊辰,定江西四監鐵錢額。乙亥,詔王炎赴都堂治事。戊寅,以虞允文為少保、武安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封雍國公。己丑,賜允文家廟祭器。壬辰,允文入辭,帝諭以決策親征,令允文治兵俟報。

冬十月丁未,遣馮撙等使金賀正旦。丙辰,金遣夾谷清臣等來賀會慶節。罷借諸路職田。

十一月辛未,遣官鬻江、浙、福建、二廣、湖南八路官田。辛巳,復四川諸州教授員。庚寅,進檢校少傅、知福州史浩開府儀同三司。十二月戊戌,蠲兩淮明年租賦。甲辰,詔京西招集歸正人授田如兩淮。甲寅,命四川試武舉。丙辰,追封劉光世為安成郡王。丁巳,遣韓元吉等賀金主生辰。庚申,復置鑄錢司提點官二員。辛酉,金遣曹望之等來賀明年正旦。是歲,隆興府、江、筠州、臨江、興國軍大旱,四川水。

九年春正月辛未,王之奇罷為淮南安撫使,王炎罷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乙亥,以張說同知樞密院事,戶部侍郎沈夏簽書樞密院事。戊寅,遣官鬻兩浙營田及沒官田,次及江東、西、四川如之。以刑部尚書鄭聞簽書樞密院事。乙酉,福建鹽復官賣法。是月,以措置兩淮、荊襄十六事敕安撫、轉運司督諸州守臣,月具所行事奏,仍審擇臧否,以議黜陟。

閏月戊申,以久雨,命大理、三衙、臨安府及兩浙州縣決繫囚,減雜犯死罪以下一等,釋杖以下。乙卯,修廬州城。辛酉,大風。幸天竺寺、玉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