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六十二 志第十五



天禧元年二月,開封府、京東西、河北、河東、陝西、兩浙、荊湖百三十州軍,蝗蝻復生,多去歲蟄者。和州蝗生卵,如稻粒而細。六月,江、淮大風,多吹蝗入江海,或抱草木僵死。二年四月,江陰軍蝻蟲生。

天聖五年七月丙午,邢、洺州蝗。甲寅,趙州蝗。十一月丁酉朔,京兆府旱蝗。六年五月乙卯,河北、京東蝗。

景祐元年六月,開封府、淄州蝗。諸路募民掘蝗種萬餘石。

寶元二年六月癸酉,曹、濮、單三州蝗。四年,淮南旱蝗。是歲,京師飛蝗蔽天。

皇祐五年,建康府蝗。

熙寧元年,秀州蝗。五年,河北大蝗。六年四月,河北諸路蝗。是歲,江寧府飛蝗自江北來。七年夏,開封府界及河北路蝗。七月,鹹平縣鴝鵒食蝗。八年八月,淮西蝗,陳、潁州蔽野。九年夏,開封府畿、京東、河北、陝西蝗。

元豐四年六月,河北蝗。秋,開封府界蝗。五年夏,又蝗。六年夏,又蝗。五月,沂州蝗。

元符元年八月,高郵軍蝗抱草死。

崇寧元年夏,開封府界、京東、河北、淮南等路蝗。二年,諸路蝗,令有司酺祭。三年、四年,連歲大蝗,其飛蔽日,來自山東及府界,河北尤甚。

宣和三年,諸路蝗。五年,蝗。

建炎二年六月,京師、淮甸大蝗。八月庚午,令長吏修酺祭。

紹興二十九年七月,盱眙軍、楚州金界三十里,蝗為風所墮,風止,復飛還淮北。三十二年六月,江東、淮南北郡縣蝗,飛入湖州境,聲如風雨;自癸巳至於七月丙申,遍於畿縣,餘杭、仁和、錢塘皆蝗。丙午,蝗入京城。八月,山東大蝗。癸丑,頒祭酺禮式。

隆興元年七月,大蝗。八月壬申、癸酉,飛蝗過都,蔽天日。徽、宣、湖三州及浙東郡縣,害稼。京東大蝗,襄、隨尤甚,民為乏食。二年夏,餘杭縣蝗。

乾道元年六月,淮西蝗,憲臣姚岳貢死蝗為瑞,以佞坐黜。

淳熙三年八月,淮北飛蝗入楚州、盱眙軍界,如風雷者逾時,遇大雨皆死,稼用不害。九年六月,全椒、歷陽、烏江縣蝗。乙卯,飛蝗過都,遇大雨,墮仁和縣界。七月,淮甸大蝗,真、揚、泰州窖撲蝗五千斛,余郡或日捕數十車,群飛絕江,墮鎮江府,皆害稼。十年六月,蝗遺種於淮、浙,害稼。十四年七月,仁和縣蝗。

紹熙二年七月,高郵縣蝗。至於泰州。五年八月,楚、和州蝗。

嘉泰二年,浙西諸縣大蝗,自丹陽入武進,若煙霧蔽天,其墮亘十餘里,常之三縣捕八千餘石,湖之長興捕數百石。時浙東近郡亦蝗。

開禧三年,夏秋久旱,大蝗群飛蔽天,浙西豆粟皆既於蝗。

嘉定元年五月,江、浙大蝗。六月乙酉,有事於圜丘、方澤,且祭酺。七月又酺,頒酺式於郡縣。二年四月,又蝗,五月丁酉,令諸郡修酺祀。六月辛未。飛蝗入畿縣。三年,臨安府蝗。七年六月,浙郡蝗。八年四月,飛蝗越淮而南。江、淮郡蝗,食禾苗、山林草木皆盡。乙卯,飛蝗入畿縣。己亥,祭酺,令郡有蝗者如式以祭。自夏徂秋,諸道捕蝗者以千百石計,饑民競捕,官出粟易之。九年五月。浙東蝗。丁巳,令郡國酺祭。是歲,荐饑,官以粟易蝗者千百斛。十年四月,楚州蝗。

紹定三年,福建蝗。

端平元年五月,當塗縣蝗。

嘉熙四年,建康府蝗。

淳祐二年五月,兩淮蝗。

景定三年八月,兩浙蝗。

紹興十年春,有野豕入海州,市民刺殺之。時州已陷,夏,鎮江軍帥王勝攻取之;明年,以其郡屬金,悉空其民。

乾道六年,南雄州民家豕生數豚,首各具他獸形,有類人者。

慶元初,樂平縣民家豕生豚,與南雄同而更具他獸蹄。三年四月,餘干縣民家豕生八豚,其二為鹿。古田縣豕食嬰兒。

淳化三年六月,黑風晝晦。

景祐四年七月,黑氣長丈余,出畢宿下。

康定元年,黑風晝晦。

元豐末,嘗有物大如席,夜見寢殿上,而神宗崩。元符末,又數見,而哲宗崩。至大觀間,漸晝見。政和元年以後,大作,每得人語聲則出。先若列屋摧倒之聲,其形廑丈余,仿佛如龜,金眼,行動硜硜有聲。黑氣蒙之。不大了了,氣之所及,腥血四灑,兵刃皆不能施。又或變人形,亦或為驢。自春歷夏,晝夜出無時,遇冬則罕見。多在掖庭宮人所居之地,亦嘗及內殿,後習以為常,人亦不大怖。宣和末,浸少,而亂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