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八十五 志第三十八



孟州,望。河陽三城節度。政和二年,改濟源郡。崇寧戶三萬三千四百八十一,口七萬一百六十九。貢梁米。縣六:河陽,(望。)濟源,(望。)溫,(望。)汜水,(上。熙寧五年,省入河陰。元豐二年復置。大中祥符四年,改武牢關曰行慶。)河陰,(中。)王屋。(中。熙寧五年,自河南來隸。)

蔡州,緊,汝南郡,淮康軍節度。崇寧戶九萬八千五百二,口十八萬五千一十三。貢綾。縣十:汝陽,(上。)上蔡,(上。)新蔡,(中。)褒信,(中。)遂平,(中。)新息,(中。)確山,(中。隋朗山縣。大中祥符五年改。)真陽,(中。)西平,(中。)平輿。(中。)

淮寧府,輔,淮陽郡,鎮安軍節度。本陳州。政和三年,改輔為上。宣和元年,升為府。崇寧戶三萬二千九十四,口一十五萬九千六百一十七。貢r、絹。縣五:宛丘,(緊。)項城,(上。)商水,(中。)西華,(中。)南頓。(中。熙寧六年,省為鎮,入商水、項城二縣。元祐元年復。)

順昌府,上,汝陰郡,舊防禦,後為團練。開寶六年,復為防禦。元豐二年,升順昌軍節度。舊潁州,政和六年,改為府。崇寧戶七萬八千一百七十四,口一十六萬六百二十八。貢r、絁、綿。縣四:汝陰,(望。開寶六年,移治於州城東南十里。)泰和,(望。)潁上,(緊。)沈丘。(緊。)

汝州,輔,臨汝郡,陸海軍節度。本防禦州。政和四年,賜軍額。崇寧戶四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一十四萬一千四百九十五。貢絁、絹。縣五:梁,(中。)襄城,(緊。)葉,(上。)魯山,(中)寶豐。(中。舊名龍興,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魯山。元祐元年復。宣和二年,改為寶豐縣。)

信陽軍,同下州。開寶九年,降為義陽軍,廢鐘山縣。太平興國元年,改為信陽軍。崇寧戶九千九百五十四,口二萬五十,貢紵布。縣二:信陽,(中下。)羅山。(中下。開寶九年廢,雍熙二年復置。)

京西南、北路,本京西路,蓋《禹貢》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而豫州之壤為多,當井、柳、星、張、角、亢、氐之分。東暨汝、潁,西被陝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絲、枲、漆、纊之所出。而洛邑為天地之中,民性安舒,而多衣冠舊族。然土地褊薄,迫於營養。盟津、滎陽、滑台、宛丘、汝陰、潁川、臨汝在二京之交,其俗頗同。唐、鄧、汝、蔡率多曠田,蓋自唐季之亂,土著者寡。太宗遷晉、雲、朔之民於京、洛、鄭、汝之地,墾田頗廣,民多致富,亦由儉嗇而然乎!襄陽為汴南巨鎮,淮安、隨、棗陽、西城、武當、上庸、東梁、信陽,其習俗近荊楚。

《宋史》 元·脫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