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演義》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賊


交通宮掖有還無,偏惹台臣口筆誅。
當日潞公無辯論,想因獻錦未全誣。
彥博既去,夏竦亦死,勢不得不另簡相臣,試看下回分解。
仁宗之駕馭中外,未嘗不明,而失之於柔。元昊之跋扈無論已,貝州王則一麼么小丑耳,假使留守得人,聞亂即討,指日可平,乃猶煩大臣出使,竟致小題大做。迨至王則擒誅,賞功且及賈昌朝,得毋謂失入寧失出,乃有此濫賞之過歟?及衛士變起,守閤御亂之方,俱出曹皇后,仁宗竟不展一籌,何其無丈夫氣?事平以後,張美人並無扈蹕功,乃以夏竦一言,竟欲將曹後大功,移歸張氏。迨王贄謊奏,且疑曹後亦涉嫌疑,微何郯之據理直陳,中宮又且搖動矣。要而言之:一優柔寡斷之失也。夫惟失之於優柔,故賢人不能久用,佞臣得以幸進,而陰柔奸詐之夏竦,遂得以揣摩迎合,適中上意耳。仁宗以仁稱,吾謂乃婦人之仁,非明主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