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七十一回 武才人蓄髮還宮 秦郡君建坊邀寵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王鳴駕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白流。 閻公與宇文鈞見之,無不讚美其才,贈以五百嫌,才名自此益顯。
卻說高宗荒淫過度,雙目眩(目毛)。天后要他早早歸天,時刻伴著他玩耍。朝中事務,俱是天后垂簾聽政。一日看本章內,禮部有題請建坊旌表貞烈一疏。天后不覺擊案的嘆道:“奇哉!可見此等婦人之沽名釣譽,而禮官之循聲附會也。天下之大,四海之內,能真正貞烈者,代有幾人?設或有之,定是蠢然一物,不通無竅之人。不是為勢所逼,即為義所束。因閣之中,事變百出,掩耳盜鈴,誰人守著。可笑這些男子,總是以訛傳訛,把些銀錢,換一個牌坊,假裝自己的體面,與母何益?我如今請貞烈建坊的一概不準,卻出一詔,凡婦人年八十以上者,皆版授郡君賜宴於朝堂,難道此旨不好似前朝?”遂寫一道旨意於禮部頒諭天下,時這些公侯駙馬以及鄉紳婦女,聞了此旨,各自高興,寫了履歷年庚,遞進宮中。天后看了一遍,足有數百。天后揀那在京的年高者,點了三四十名。定於十六日到朝堂中赴宴。至日,席設於賓華殿,連自己母親榮國夫人亦預宴。時各勛戚大臣的家眷,都打扮整齊而來。
獨有秦叔寶的母親寧氏,年已一百有五,與那張柬之的母親滕氏,年登九十有餘,皆穿了舊朝服,來到殿中。各各朝見過,賜坐飲酒。天后道:“四方平靜,各家官兒,俱在家靜養,想精神愈覺健旺。”秦太夫人答道:“臣妾聞事君能致其身,臣子遭逢明聖之主,知遇之榮,不要說六尺之軀,朝廷豢養,即彼之寸心,亦不敢忘寵眷。”天后道:“令郎令孫,都是事君盡禮,豈不是太夫人訓誨之力?”張柬之的母親道:“秦太夫人壽容,竟如五六十歲的模樣,百歲坊是必娘娘敕建的了。”榮國夫人道:“但不知秦太夫人正誕在於何日,妾等好來舉觴。”秦母道:“這個不敢,賤誕是九月二十三日;況已過了。”酒過三巡,張母與秦母等,各起身叩謝天后。明日,秦叔寶父子暨張柬之輩,俱進朝面謝。天后又賜秦母建坊於里第,匾曰:“福奉雙高”。此一時絕勝。
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