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五十四回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為友捐軀


原來秦老夫人的下處,就在西府東首一所絕大的房於裡頭,與程母同居。秦母一到長安,秦王即撥一二十名婦女,進來伺候,又撥排軍二十名,看守門戶。不但供應日逐送進,每月還有許多幣帛饋賜。秦母與程母,禮必兩副。所以這兩個老人家,起居安穩,甚感秦王之恩。當時眾軍士將程知節擁進秦母寓所,早有人進去報知。秦母與程母如飛走出堂來。程母見兒子這般行徑,即上前抱頭大哭,口裡咿哩嗚羅,不知哭許多什麼,惹得眾武士反笑起來。程知節焦躁道:“娘,你不要哭,兒子問你:你住在這裡,身子可安穩么?可有人伺候么?”程母只是哭,那裡對答的出一句,反是秦母替他說道:“一到長安,秦王如何差人來伺候,每日如何供應,月月如何饋送,還要時常差婦女出來候安。我與汝母親,蒙他恩典,相待一體,總無厚薄。”程知節問母親道:“娘可是這樣的?”程母含著眼淚,點點頭兒道:“是這樣的。”又將手指身旁兩個使女說道:“這兩個就是秦殿下賜來服侍我的。”知節見說,便道:“娘,兒子差了,那曉得秦王這樣一個好人,兒今去死在他台下,也是甘心的。娘,你不要念我了,你去伴秦伯母終了天年罷!”竟要撒開身於走出來,程母那裡肯放。秦母對知節道:“你們不要忙亂,聽我說:當時秦王因要我的瓊兒歸唐,故假作羅家來賺我,不意你母親一團美意,陪我出寨,竟入長安。如今魏公亦已降唐,吾家瓊兒諒必早晚亦至。你家母親豈可因我出門,反作無子之母?”便對伺候的說道:“取我的大衣服出來,待老身自進西府,去見秦王,求他寬有。”
正說時,只見一個差官,跟著三四個校時,手裡托著冠帶袍服,口中喝道:“殿下有旨,恕程知節無罪,著即冠帶來相見。”說完,校尉如飛將程知節綁縛去了,要替他冠帶。程母見說,如飛跪在地上,對天叩首道:“願殿下太平一統,萬壽無疆。”引得眾人又笑起來。程知節著了衣服,穿好了袍帶,便要拜母親與秦伯母。程母止住道:“兒且不必拜我,快進西府去叩謝秦王,這樣寬恩大度的明主,你須要盡忠去報他,老身就死也瞑目的了。”知節見說,不敢違命,如飛的跟了差官,來進西府。時秦王在集賢堂,與眾謀士談兵議論。只見校衛來復命說道,秦叔寶母就要見殿下來,程知節母如何叩首謝祝。秦王笑向魏徵與劉文靜道:“幸是孤先差人去赦他,若秦母到來,就不見情了。”
話未說完,那差官進來稟程知節在帥府門首候旨。秦王道:“叫他到西堂來。”西堂原是西府會賓之所。差官早引程知節站在階前伺候。只見秦王踱將出來,程知節如飛跪向前垂淚說道:“臣有眼無瞳,以致當年不識英雄之主,獲罪難逃。今雖蒙思赦,反黨生慚。”秦王自下階來攙他起來道:“剛才試君之意耳,孤久知卿乃忠直之士,願卿將來事唐如事魏足矣。”知節道:“臣蒙殿下豢母隆思,敢不捐軀以報!”秦王問起知節與王世充當日征戰之事,知節備細述了一遍。秦王又問:“可曾見叔寶。懋功?”知節道:“臣自戰敗之後,見魏公降唐,臣即往瓦崗。一聞母信,星夜至此,實未曾會著秦、徐二友。臣感殿下鴻恩,無由以報,臣有心腹部曲一二千,尚在北邙、偃師,待臣去招徠,並偕秦、徐諸弟兄來歸唐,未知殿下可容臣去否?”秦王見說,大喜道:“孤有何不容?如此足見卿之忠貞;但須朝見過了聖上,卿須奏明,看聖上旨意如何。”知節領諾。秦王即命差官,引他進朝面聖。
知節即便辭了秦王,出來朝見唐帝。唐帝見他相貌魁梧,言語爽直,即賜他為虎翼大將軍,兼西府行軍總管,所奏事宜,悉聽秦王主裁。知節謝恩出朝,重新又到西府來,謝過了恩,忙到寓所拜見老母,並秦伯母暨張氏夫人。秦懷玉也出來拜見了。一家歡聚。過了一宿,明早知節便辭別了秦王,束裝起行。前日進長安時,九死一生。如今出長安,輕裘肥馬,僕從隨行,比前大不相同,一逕往東都進發。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