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七十六回 結彩樓嬪御評詩 游燈市帝後行樂


“回波爾如亻全期,流向嶺外生歸。
身名幸蒙齒錄,袍笏未復牙排。
中宗聽了微微而笑。安樂公主道:“沈卿高才,牙笏緋袍,誠不為過。”韋後道:“陛下當即有以命之。”中宗道:“行將擢為太子詹事。”沈亻全期便叩首謝恩。時有優人臧奉,向中宗、韋後前叩頭奏道:“臣亦有俚語,但近乎諧謔,有犯至尊;若皇帝皇后赦臣萬死,臣敢奏之。”中宗與韋後都道:“汝可奏來,赦汝無罪。”臧奉乃作曼聲而吟云:
回波爾如栲栳,怕婆卻也大好。
外頭只有裴談,內里無過李老。
原來那時有御史大夫裴談,最奉釋教,而其妻極妒悍,裴談畏之如嚴君。嘗雲妻有可畏者三:當其少好之時,視之如生菩薩,安有人不畏生菩薩者;及男女滿前之時,視之如九子魔母,安有人不畏九子魔母者;及其年漸老,薄施脂粉,或青或黑,視之如鳩盤茶,安有人不畏鳩盤茶者。此言傳在人耳,共為笑談,因呼之為裴怕婆。時韋後舉動,欲步趨武后一般,也會挾制夫君,中宗甚畏之,因此臧奉敢於唱此詞,他為韋後張威,不怕中宗見罪。正是:
欺夫婆子怕婆夫,笑罵由人我自吾。
卻怪當年李家老,子如其父媳如姑。
當下中宗聞歌大噱,韋後亦欣然含笑,意氣自得。座間卻惱了一個正直的官員,乃諫議大夫李景伯,他因看不上眼,聽不入耳,蹶然而起,進前奏道:“臣亦有一詞奏上。”道是:
回波爾持酒危,微臣職在箴規。
侍宴不過三爵,囗嘩或恐非儀。”
中宗聽罷,有不悅之色。同三品蕭至忠奏道:“此真諫官也,願陛下思其所言。”於是中宗傳命罷宴,起駕回宮。次日朝臣中,也有欲責治優人臧奉者,卻聞韋後到先使人齎金帛賞賜臧奉,因嘆息而止。
俳優謔浪膽如天,帝不敢嗔後加獎。
紀綱掃地不可問,堪嘆陽消陰日長。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