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九十回 矢忠貞顏真卿起義 遭妒忌哥舒翰喪師


備,我軍遷延,或無成功之績,國法具在,朕自不敢徇也。
哥舒翰見聖旨降下,嚴厲切責,勢不能止,撫膺慟哭一回,遂整飭隊伍,引兵出關。與崔乾情之兵,遇於靈寶西原。賊兵據險以待,南向阻山,北向阻河,中向隘道,七十餘里。王思禮等將兵五萬俱前,副將龐忠等引兵十萬繼進。哥舒翰自引兵三萬,登河南高阜,楊旗擂鼓,以助其勢。崔乾情所率不過萬人,部伍不整,官軍望見,都皆笑之。誰知他已先伏精兵於險要之處,未及交兵,佯為偃旗曳戈,好像要逃遁的一般。官軍懈不為備,方觀望間,只聽連聲炮響,一齊伏兵多起。賊眾乘高拋下木石,官軍被擊死者甚多。隘道之中,人馬受束,槍桿俱不施用。哥舒翰以氈車數十乘為前驅,欲藉以為衝突。崔乾佑卻以草車數十乘,塞於氈車之前,縱炎燒焚。恰值那時東風暴發,火趁風威,風因火勢,煙焰沸騰,官軍不能開目,妄自相殺。只道賊兵在煙焰中,一齊把箭射將去,及知箭盡,方知無賊。乾佑遣將,率精騎數萬,從山南轉出官軍之後,首尾夾攻,官軍駭亂,大敗而奔,或棄甲鼠匿,而逃入山谷;或拋槍奔走,或誤入河中,溺死者不計其數。後軍見前軍如此敗走,亦皆自潰,河北軍望見,也都逃奔,一時兩岸官軍俱空。這一場好廝殺,但見:
初焉誘敵,作為散散疏疏;乍爾交鋒,故作荒荒縮縮。一霎時
後兵擁至,轉瞬間伏兵齊起。炮響連天,鼓聲動地。相逢狹路,用
不著大到長槍;獨占高岡,亂拋下木頭石塊。風能助火,頓教雙目
被煙迷;箭未傷人,卻笑一時都射盡。眼見全軍既覆,足令大將獲
擒。
官軍既敗,哥舒翰獨與麾下百餘騎,自首陽山渡河,向西入關,餘眾奔至關外。時已昏夜,關前原有三個極闊極深的大坑塹,以防賊人衝突的。那時敗兵逃歸,爭先入關,慌亂里黑暗中,不覺連人帶馬,多被跌入坑塹內。須臾之間,坑塹填滿,後來者踐之而過,如履平地。二十萬人馬出戰,敗後得歸者,八千餘人。崔乾傷乘勝,攻破潼關。哥舒翰退至關西驛中,揭榜收合敗卒,欲圖再戰。部下番將人拔歸仁心欲降賊,及聲言賊兵將至,促哥舒翰出驛上馬。人拔歸仁言道:“主帥以二十萬眾,一戰而盡,有何顏復見天子;況又權相所疑忌,獨不見高仙芝、封常清之事乎?即請東行,以圖自全之策。”哥舒翰道:“吾身為大將,豈肯降賊。”便欲下馬。歸仁叱部卒,系哥舒翰兩足於馬腹,不由分說,加鞭而行,諸將有不從者,都被纏縛。遇賊將田乾真,引兵來接應,遂將哥舒翰等執送祿山軍前。祿山本與哥舒翰不睦的,那時卻不記舊怨,用言勸他降順。哥舒翰只得降了,火拔歸仁自誇其功,大言於眾,以為哥舒翰之降,我之力也。祿山間之大怒道:“歸仁背朝廷,逼主帥,不忠不義!”命即斬其首以示眾。當年安祿山奏請用番將守邊,後來反叛,多得番將之力;火拔歸仁自誇是番將,故敢大言誇功,亦不想竟為祿山所殺。正是:
反賊亦難容反賊,小人枉自為小人。
哥舒翰既降賊,祿山命為司空,逼令作書,招李光弼等來降。光弼等皆復書切責之。祿山知其無效,乃囚之於後院中。後人有詩嘆云:
哥舒本名將,喪師非其罪。權奸能制命,大帥如傀儡。
戰所不宜戰,我心先自餒。辱身更辱國,千載有餘悔。
這一場喪師,非同小可。此信報到京師,吃驚不小。正是:
將軍失利邊疆上,天子驚心宮禁中。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