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四十六回 殺翟讓李密負友 亂宮妃唐公起兵


花嫣柳媚玉生春,何處深宮忽艷妝。
自是塵埃識天子,故人云雨惱襄王。
二美人到了筵前,隨向唐公參見了。唐公慌忙還禮。裴寂就叫取兩個座兒,坐在唐公左右。唐公酒後糊塗,竟不問來歷,見二美人色艷,便放量快飲。二美人曲意奉承,裴寂再三酬勸,唐公不覺大醉。裴寂離席潛出,唐公又飲了數杯,立腳不定,二美人扶掖去睡,醉眼模糊,那辨得什麼宮中府中。正是:
花能索笑酒能親,更有蛾眉解誤人。
莫笑隋家浪天子,乘時豪傑亦迷津。
唐公一覺醒來,忽想起昨夜之事,心下驚疑;又見臥在龍床之上,黃袍蓋體,驚問道:“汝二人是誰?”二美人笑道:“大人休慌,妾二人非他,乃宮人張妃、尹妃。”唐公大驚道:“宮闈貴人,焉可同枕席?”忙要披衣起來,當下二美人道:“聖駕南幸不回,群雄並起,裴公屬意大人,故令妾等私侍,以為異日之計。”唐公嘆恨道:“裴玄真誤我!”起身出來,走到殿前,裴寂迎將進來說道:“深宮無人,何必起得這等早?”唐公道:“雖則無人,心實驚悸不安。”裴寂道:“英雄為天下,那裡顧得許多小節?”叫左右取水梳洗。唐公梳洗已畢,裴公又看上酒來,飲過數杯,裴寂因說道:“今隋主無道,百姓窮困,豪傑並起,晉陽城外,皆為戰場。明公手握重權,令郎陰蓄士馬,何不舉義兵伐夏救民,建萬世不朽之業?”唐公大驚道:“公何出此言,欲以滅族之禍加我耳。李淵素受國恩,斷不變志。”裴寂道:“當今上有嚴刑,下有盜賊,明公若守小節,危亡有日矣;不若順民心興義兵,猶可轉禍為福,此天授公時,幸勿失也。”唐公道:“公慎勿再言,恐有泄漏,取罪非輕。”寂笑道:“昨日以官人私侍明公者,惟恐明公不從,故與令郎斟酌,為此急計耳;若事發當並誅也。”唐公道:“我兒必不為此,公何陷入於不義?”話猶未了,只見旁邊閃出一人,頭帶來發金冠,身穿團花繡襖,說道:“裴公之言,深識時務,大人宜從之。”唐公聽得此言,見是世民,輕日惹事,只得佯怒道:“拿你免禍!”世民毫無懼色道:“要拿送我,死不敢辭,父親罪必難免;若不舉義,何以動為?”唐公嘆道:“破家亡軀由汝,化家為國亦由汝。”唐公悄地差人到河東去,喚建成、元吉到太原團聚,正好放心做事。只說廢昏立明,尊立鎮守長安代王侑為天子,是為恭帝,禪位於唐公。於是李淵稱皇帝,即位於太原,國號唐,建元武德,立建成為太子,封世民為秦王,元吉齊王。命秦王興師討賊,自己擁兵入關。正是:
水映朱旗赤,戈搖雪浪明。長虹接空起,天際落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