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九十八



天寶八載。其王盧陀羅使獻真珠一百條。沉香三十斤。鮮白?。馴象二十隻。自至德後。遂改稱環王國。不以林邑為號。貞元九年。環王因遣使貢犀牛。上令見於太廟。

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王國偽歡愛州都督殺三萬餘人。獲其王子五十九人。器械戰船戰象稱之。

鹹通二年十二月。寇安南府。遣神策將軍康承訓率禁軍並江西湖南之兵赴援。(先是。大中末。安南都護李琢貪暴。侵刻獠民。群獠引蠻攻安南。至鹹通三年。大徵兵赴援。天下騷動。其年。東蠻竟陷交趾。)

真臘國

真臘在林邑之西南。本扶南之屬國也。南接車渠。西接朱江國。其王姓剎利氏。其俗東向開門。國以東為上。有戰象五千頭。梁大同中。始並扶南而有其國。都伊奢那城。風俗與林邑同。

武德六年十月。遣使來朝。

貞觀二年十一月。又與林邑國俱來朝貢。太宗嘉之。賜賚甚厚。今南方人謂真臘國為吉蔑國。自神龍已後。真臘分為二半。以南近海多陂澤處。今謂之水真臘。半以北多山阜處。今謂之陸真臘。亦謂之文單國。貞觀中。累遣使朝貢。永徽二年。遣使獻馴象。

聖曆元年。開元五年。天寶九年。並遣使朝貢。並獻犀牛。水真臘國者。其境東西南北。約皆八百里。東至奔陀浪洲。西至墮羅缽底國。南至小海。北至陸真臘國。其王所處城。號娑羅提拔城。國之東有小城。皆謂之國。其國甚多象。余所出物產及言語。與真臘同。

元和八年。遣使李摩?等來朝。

白狗羌

白狗羌。西羌之別名。與會州連線。勝兵一千。白蘭羌。亦西羌之別種。風俗並與党項國同。

武德六年十二月。遣使朝貢。

貞觀五年十二月。其渠帥並來朝。

永徽二年十一月。特浪生羌卜樓莫各。率眾萬餘戶詣茂州歸附。其年正月。生羌大首領凍就。率部落內附。以其地置建州。顯慶中。白蘭為吐蕃所並。收其兵以為軍鋒。

開元二十九年。益州長史章仇兼瓊。發其國及索摩等諸州籠官三百餘。出至奉川。望準女國等例。簡擇許令入奏。余並就奉川宴賞放還。從之。其年十月。白狗國四品籠官蘇唐封。及狗十川五品籠官薛阿封管至。各賜紫金及帛以遣之。

貞元九年七月。其王羅陀忽逋租。又與女國等詣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內附。謁授試太常卿兼保州司馬。至今子孫承襲其爵。

曹國

曹國居埋疵芩南。古康居之地。俗與康國同。附於突厥。勝兵千餘人。好淫祠。罄資產而無悔。去瓜州六千里。

武德七年七月。朝貢使至。雲本國以臣為健兒。聞秦王神武。願在麾下。高祖大悅。

貞觀十一年至開元中。朝貢不闕。

天寶元年。其王哥邏仆羅使獻方物。三載。詔封其王為懷德王。四載。哥邏仆羅上表。自陳曾祖以來。奉向天可汗忠赤。常受徵發。望乞恩慈。將奴土國同於唐國小子。所須驅遣。奴身一心為國征討。十一載。其王設阿忽與國副王野解及九國王並上表。請同心擊黑衣大食。元宗宴賜慰諭遣之。又有中曹國。在西曹國之東。康國之北。其所治謂之迦布底真城。在平川。其人長大。工於戰鬥。又有西曹國。治疵芩南瑟底痕城。東南去康國一百里。西北至何國二百里。南與史國界接。北與波覽國界接。其城東北四十里。有越於底城。內有得悉神。遠近敬信之。有金人金頗羅。闊一丈五尺。每日所祭羊馬。千人食之不盡。並有金銀器。胡書題雲。漢天子所賜神器。隋大業中。始通武德。以後常修蕃禮。

殊柰國

殊柰。崑崙人也。在林邑南。去交趾海行三月余日。習俗文字與婆羅門同。絕遠未嘗朝中國。貞觀二年十月。使至朝貢。

拔野古國

拔野古在仆骨東境。勝兵一萬。口六萬人。皆殷富。其地東北一千里曰康乾河。有松木入水一二年而化為石。其色青。有國人居住。其人謂之康乾石人。皆著木腳。冰上逐鹿。其國東北六日行至鞠國。有樹無草。無羊馬。有鹿如中國牛馬。使鹿牽車。可勝三四人。衣鹿皮。鹿食地苔。自鞠國東行十五日並俞折國。土地廣大。百姓多。風俗與拔野古同。少牛馬。地多豹鼠。骨吐鞠國北有大漢國。饒羊馬。其人極長大。長者至丈三四尺。其國雲北有骨帥國。與大漢國相接。戶萬五千。勝兵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