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十七



開元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敕。享宗廟。差左右丞相尚書嗣王郡王攝三公行事。若人數不足。通取諸司三品以上長官。自余祭享。差諸司長官及五品已下清官。至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自今已後。有大祭。宜差丞相特進少保少傅尚書賓客御史大夫攝行事。至二十五年七月八日敕。太廟每至五饗之日。應攝三公。令中書門下及丞相師傅尚書御史大夫嗣王郡王中揀擇德望高者通攝。余司不在差限。至二十七年二月七日制。宗廟致敬。必先於如在。神人所依。無取於非族。其應太廟五享。宜於宗子及嗣王郡王中揀擇有德望者。令攝三公行事。其異姓官。更不須令攝。

二十一年二月十日敕。太廟九室。室長各三人。於見任齋郎中。揀擇有景行。諳閒儀注者。送名禮部奏補。仍給廚食。滿十年與官。至天寶十載正月十日敕文。廟者貌也。取象存焉。禮由情起。因心則感。太廟宜制內官。以備嚴奉。仍於廟外造一院安置。庶申罔極之恩。無忘事生之禮。宜於舊中宗廟院安置內官。其室長停。不須更補。(內官。自肅宗克復京城後。遂廢。)至乾元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宗正卿李遵奏。每室準格各置室長三人。至十年並皆與官。中間李彭奏停。伏望準格更置。敕旨依。貞元元年四月十三日敕。準建中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敕。東都祠祭既停。其郊社齋郎。不合更置並停者。其東都太廟齋郎室長。請準郊社例停廢。

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敕。宗廟祭享。籩豆宜加獐鹿鶉兔野雞等料。夏秋供臘。春冬供鮮。仍令所司祭前十日。具數申省。準料令殿中省供送。至天寶五載四月十六日詔。祭神如在。傳諸古訓。以多為貴。著在禮經。膟膋之儀。蓋昔賢之尚質。甘旨之品。亦孝子之盡誠。既切因心。方資變禮。其已後享太廟。宜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盤。仍令所司。務盡豐潔。至十一載閏三月二十九日敕。每月朔望日。宜令尚食薦太廟。每一室一牙盤。內官薦享。仍五日一開門灑埽。至貞元十二年十月十三日敕。太廟九室。及昭德皇后廟。每月朔望兩享。祭食共一十台盤。先是尚食造供。今月八日。中書門下奉宣進止。宜令宗正與太常計會。各令所司辦集。不須更待尚食供送。

天寶三載四月五日詔。頃四時有事於太廟。兩京同日告享。雖卜吉辰。俱遵上日。而義深如在。禮或有乖。自今已後。兩京宜各別擇吉日告享。九載十一月敕。自今已後。每親告獻太清太微宮。及太廟。改為朝獻。有司行事為薦獻。巡陵為朝拜。有司行事為拜陵。告宗廟與祭天地饗祀祝文。改昭告為昭薦。以為告者臨下之制故也。

貞元元年十一月。有事於郊廟。太常博士陸贄奏。請準禮用祝板。祭畢焚之。

六年正月七日。祭官有慘服。既葬公除。及聞哀假滿者。請許吉服赴宗廟之祭。其同宮未葬。雖公除者。請依前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