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三十五



開元六年正月三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書鐘王等真跡。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十六年五月。內出二王真跡。及張芝張昶等古蹟。總一百六十卷。付集賢院依文榻四本進內。分賜諸王。初。貞觀中。搜訪王羲之等真跡。人間古本畢集。令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等。定其真跡。及小王張芝等。亦各隨多少。勒為卷帙。以貞觀字為印。印縫及卷之首尾。其章跡又令遂良真書小字貼紙。影其古本。亦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則滿騫徐增朱異等。隋則江總姚察等署記。太宗又令魏褚等。卷下更書名記其後。蘭亭一本。相傳雲將入昭陵。又一本。長安神龍之際。太平安樂公主奏借。出入拓寫。因此遂失所在。開元五年。敕陸元悌。魏哲。劉懷信等。檢校見換。標為兩卷。總八十卷。余並墜失。元悌又奏雲。前代名賢押署之跡。唯以己之名氏代焉。上自書開元二字為印。以印記之。王右軍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卷。張芝張昶書各一卷。右軍真行書。唯有黃庭告誓等四卷存焉。

元和十四年九月。考功郎中蕭佑。進古今書畫二十卷。

開成三年。以諫議大夫柳公權為工部侍郎。依前翰林侍書學士。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上都西明寺金剛經碑。備有鐘王歐虞褚陸之體。尤為得意。文宗夏日。與學士聯句。上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公權曰。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上吟久之。因令題於殿壁。字方圓五寸。帝曰。鐘王復生。無以加焉。帝召升殿御前書三紙。軍容使西門李元捧硯。樞密使崔巨源過筆。一紙真書十字曰。魏夫人傳筆法於王右軍。一紙行書十一字曰。永禪師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紙草書八字曰。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常評硯以青州石末為第一。言墨易冷。絳州黑硯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