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八十六



開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斷。

會昌二年四月敕。舊課種桑。比有敕命。如能增數。每歲申聞。近知並不遵行。恣加翦伐。列於廛市。賣作薪蒸。自今委所由嚴切禁斷。

六年七月敕。如聞十六宅置宮市以來。稍苦於百姓。成弊既久。須有改移。自今以後。所出市一物以上。並依三宮直市。不得令損刻百姓。

大中二年九月敕。比有無良之人。於街市投匿名文書。及於箭上或旗旛。縱為奸言。以亂國法。此後所由潛加捉搦。如獲此色。使即焚瘞。不得上聞。

五年八月。州縣職員令。大都督府市令一人。掌市內交易。禁察非為。通判市事丞一人。掌判市事。佐一人。史一人。師三人。(掌分行檢察州縣市。各令準此。)其月敕。中縣戶滿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滿三千戶以上者。並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須置。舊來交易繁者。聽依三千戶法置。仍申省。諸縣在州郭下。並置市官。又準戶部格式。其市吏壁師之徒。聽於當州縣供官人市買。

城郭

永徽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和雇雍州夫四萬一千人。修京羅城郭。三十日畢。九門各施觀。明德觀正門。以工部尚書閻立德為始。

顯慶五年九月。改東明門為賓耀門。西明門為宣耀門。

長壽元年九月。神都改造文昌台。及造定鼎上東等城門。修築外郭。並鳳閣侍郎李昭德所制。時人以為能。

開元十八年四月一日。築京城。九十日畢。

二十三年七月敕。兩京城皇城及諸門。並助鋪及京城守把捉兵之處。有城牆若門樓舍屋破壞須修理者。皆與所司相知。並量抽當處職掌衛士。以漸修營。若須登高臨內。即聞奏之。

二十八年。都畿採訪使御史中丞張倚。請整齊都城侵街牆宇。

天寶二年正月二十八日。築神都羅城。號曰金城。

六載十二月二十一日。築會昌城於湯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

十三載十月十七日。和雇華陰扶風馮翊三郡丁匠。及京城人夫一萬三千五百人。築興慶宮城。並起樓。四十九日畢。

至德二載正月二十七日。改丹鳳門為明鳳門。安化門為達禮門。安上門為先天門。及坊名有安者。悉改之。尋並卻如故。

建中元年五月。築奉天城。

四年十月。上避難於奉天。初。術士桑道茂奏請城奉天。為王者之居。至是方驗。

貞元八年。新作元武門。

九年二月。詔復築鹽州城。先是。貞元三年。城為吐蕃所壞。自後塞外無保障。犬戎入寇。既城之後。邊患頓息。

元和三年。涇原節度使段佑。請修臨涇城。在涇州北八十里。以扼犬戎之沖。詔從之。

八年。河東節度使張宏靖奏修古舜城。從之。

長慶四年三月。夏州節度使李佑奏。於塞外築烏延。宥州。臨塞。陰河。陶子等五城。以備蕃寇。

太和元年四月。鳳翔府築臨汧城於汧陽縣西北八十里。

會昌六年正月。閒廄宮苑使奏。苑內諸面苑子等門。共九十四所。今伏緣大禮日近。準例鑾駕赴郊廟後。並請鎖閉。匙鑰各令進入。候還宮日。即便請卻開。應赴郊廟一物以上。請宣下事件前。並須搬載出盡。其留司官健等。令並支糧料。鑾駕赴郊廟後。不得出入。敕旨。依奏。

鹹通六年四月。西州節度使牛藂奏。於蠻界築新安城。遏戎州。功畢時。南詔蠻入寇姚嶲。陳許大將顏復戍嶲州。奏築二城。其年秋。六姓蠻攻遏戎州。為復所敗。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