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十七 禮七十七 開元禮纂類十二 吉禮九



前享二日,太樂令設軒懸之樂於廟庭:東方西方磬虡起北,鍾虡次之;北方磬虡起西,鍾虡次之。設三鎛鍾於編懸之間,各依辰位。樹路鼓於北懸之間道之左右,植建鼓於三隅。置柷敔於懸內,柷在左,敔在右。設歌鐘歌磬於廟堂之上前楹間,北向,磬虡在西,鍾虡在東。其匏竹者立於堂下階間,重行北向,相對為首。(凡懸皆展而編之。)諸工人各位於懸後。右校掃除內外。又為瘞埳於院內堂之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自設軒懸以下,國學、太公儀並同。)

前享一日,奉禮設皇太子位於東陛東南,西向。(國學設三獻位於東門之內道北,執事則道南,西向北上。太公儀同國學。)又設望瘞位於廟堂東北,當埋埳西向。(望瘞與國學同,太公儀並同。)設亞獻、終獻位於皇太子東南,執事者各位於後,俱重行,西向北上。(國學無亞獻以下儀,太公並同。)設御史位於廟堂之下西南,東向,令史陪其後。設奉禮位於樂懸東北,贊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面。又設奉禮讚者位於埋埳東北,南面東上。設協律郎位於廟堂上前楹之間近西,東向。設太樂令位於北懸之間,北向。(自御史位以下與國學同。太公儀同國學。)設從享官七品以上位(國學則館官位,太公儀設廟官位。)於樂懸之東,當執事西,南向;監官學官位於樂懸之西,當宮官東向。(國學則設學官位於懸西,當館官東向。太公廟設廟官位同。)設學生位於宮官、監官、學官之後,俱重行北上。(國學學生位於學官、館官後,有觀者於南門內道左右,相對為首。太公無學生。) 設門外位:為亞獻、終獻位於東門之外道南,執事位於後,每等異位,俱北向西上。(國學設三獻門外位如常儀,太公儀與國學同。)監官、學官位於獻官東南,(國學則館官學官位,太公儀廟官位。)從享宮官位於學官之東,俱重行北面,以西為上。設酒樽之位於廟堂之上。先聖犧樽二、象樽二、山罍二在前楹間北向,先師犧樽二、象樽二、山罍二在先聖酒樽之東,俱西上。(樽皆加勺冪,有坫以置爵。其先師之爵同置於一坫。太公及留侯同上。)洗設於東階東南,亞獻之洗又於東南,俱北向;罍水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篚實以巾爵。)執樽罍篚冪者各位於樽罍篚冪之後。設幣篚二各於樽坫之所。典設郎設皇太子座於學堂之上東壁下,西向。監司設講榻於北壁下,南向。又設執讀者座於前楹間,當講榻北向。守宮設太傅少傅座於皇太子西北,南面東上。(若有令詹事以下坐,則設座於皇太子西南,北向東上。)侍講者座於執讀西北。(執如意者一人立於侍講之西。)三館學官非侍講者座於侍講者之西,皆北面東上。若有上台三品以上觀講者,設座於侍講之北,南面東上。設論議座於講榻之前近南,北面。設脫履席於西階之南,東向。 掌儀設版位:宮官七品以上於東階東南,西向北上。執經侍講等於西階西南。監官及學官非侍講者於侍講者之後;若有上台三品以上觀講者,位於執經之北,少退,重行,皆東面北上。學生分位於宮官、學官之後,皆重行北上。又設掌儀位於宮官西北,贊者二人在南,皆西向。(國學無設皇太子座下至此儀。) 晡後,郊社令帥齋郎以樽坫罍洗篚冪入設於位。(升堂者自東階。)謁者引祭酒、司業詣廚視濯溉。(凡導引者每一曲一逡巡。太公儀引三獻視濯溉。)贊引引御史詣廚省饌具。(司業以下每事訖,各還齋所。)

享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置於饌所,遂烹牲。(其牲用太牢。二正座及先師首俎皆升右胖十一體,左丘明以下折分餘體升之。國學、太公並同。) 未明五刻,郊社令帥其屬及廟司各服其服,升設先聖神座於堂上西楹間,東向。(國學設神座於廟室內西楹間,東向。太公儀拂神幄。)設先師神座於先聖神座東北,南向西上。(若前堂不容,則又於堂外之東,屈陳而北,東向南上。)席皆以莞。設神位各於座首。(國學儀,其七十二弟子名,已具歷代祀先儒篇。太公儀無先聖神座以下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