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五十七回 勘奸謀包拯持正 儆貪吏王炳殉身

  第五十七回 勘奸謀包拯持正 儆貪吏王炳殉身

當時龐國丈想道:這包黑是難以瞞昧的,他在朝中,任誰有些破綻,都被他揭
破,實在可怕。正想著,早有王炳帶到,俯伏階下道:“罪臣王炳見駕。”嘉祐君
王龍顏發怒,罵道:“膽大王炳,寡人待你並無差處,因何不念君恩,欺瞞昧法。
朕也曾再三叮囑,如斷明此事,朕自然知你之勞,見你之情,緣何日是心非,貪婪
財寶,辜負朕恩,實乃畜類!你今有何分說,只管言來。”王炳伏倒御前道:“陛
下開恩,罪臣原立定主見,即將十八年屈事伸理明白,只因不合聽信了旁人之言,
故今做出誤國欺君之事,悔恨已遲了。”君王道:“你聽了那人攛唆的?”王炳道:
“陛下,臣不合耳軟,誤聽臣妻馬氏之言,唆臣趨奉劉太后娘娘為上,破窯內貧婦
日久年多,不知他果是李太后否。或是此婦乃痴心妄想,審不明白時,即招二位太
後娘娘嗔怪,官也做不成,命也活不得。誤聽妻言,實乃罪臣志氣昏迷,萬望我主
念臣一向無差,法外從寬,赦臣重罪,深感天恩。”君王聽了王炳之言,不覺笑怒
交半道:“虧你身居刑部,聽信婦人之言,作此欺君壞法之行。你妻比之尹氏,真
有天差地遠之別了。”
當時君王想道:婦人斷沒此膽量,也許是王炳推卻之詞,無憑之言,不能深信。
便命將馬氏拿下,交與包公,與郭槐一併審訊。當有龐國丈道:“臣有奏,此案發
不得包拯審問。”君王道:“此是何故?”龐洪道:“如今包拯是個有罪之人,如
何還發他審訊?”君王道:“包卿有何罪可指?”龐洪道:“臣啟陛下,這王炳乃
包拯保薦的,豈非包拯先有大罪?”君王一想,還未開言。包公道:“臣誤薦王炳,
原甘待罪,念臣有一功,可以將功贖罪,仰乞龍心鑑察。”君王道:“包卿有何大
功,可奏朕知。”包公道:“臣前夜二更天,微行訪察,路遇一人,月下看得清楚,
乃是內監。臣即潔他何往,他不回言,逃走如飛,啟臣疑心,即拿他回衙審問明白,
方知他名王恩,是劉太后娘娘著他行賄賂於刑部。賄賂是黃金五十錠、明珠三百顆,
此是狸貓換主之實據,十八年前之冤可以大白,伏維陛下龍心詳察。”國丈道:
“臣還有奏,臣思包拯前夜拿了內監,何不昨天奏明陛下,直至今天啟奏,內監不
見拿到,乃是口說無憑,希圖卸罪。伏乞我主鑑察。”
當下你一言,我一語,反弄得君王分辨不清,只見左班中一位老賢臣俯伏奏道:
“老臣富弼有奏。”君王道:“老卿家請起,有何奏言,與朕分憂。”富太師謝恩
已畢道:“臣思包拯乃是忠肝義膽之臣,眾民人人感德,個個稱能。目今此案所關
重大,非比等閒,乃是我主內廷重事,況此事乃包拯得據而來,他怎敢存私,自取
罪戾。萬望陛下休聽國丈之言,如發交別員究斷,已有王刑部前轍可鑑,不如放開
龍心,發交包拯,方可明白十八年前之冤。如今王恩已被他拿下,看來不是無憑無
據的謊言,再差官往刑部衙中,捉拿馬氏,井搜出金珠行賄之物,正如撥開雲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