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六十二回 安樂王喜諧花燭 西夏主妄動干戈


處文武官員省了日日請安之勞,暗自喜悅不提。
是日包公、國丈辭別安樂王,分程而去。國丈回京復旨。包公仍往賑饑。不覺
光陰迅速,一連三月,已是秋稻收成,十分豐捻,萬民歌頌天子、包公恩德。
話休多煩,只有郭海壽今已貴為王爵,又乃當今聖上的恩兄,他雖自甘樸素,
本處文武官員,誰敢簡慢。這陳州有位致仕宰相姓王名曾,只因年老歸隱,有孫女
名喚美珠,年方及笄,尚待字閨幃,生來中人之貌,只是性格賢淑端莊。王太師知
安樂王尚未婚娶,有意締結絲蘿。一日,包公賑務事畢,來拜望王太師,言及招親
之由,包公一諾擔承道:“包某依命,當告知安樂王,諒來門第相當,正好結秦晉
之好。”王太師喜道:“此事全仗包大人,只是有勞大駕,於心不安,容當後謝。”
包公道:“此乃和諧美事,何足言勞。”登時告別王太師。太師送出門外,包公相
辭登轎而去。
一到王府,見了安樂王禮罷坐下,郭王問道:“包大人賑饑勞忙,今日何暇到
此?”包公即道:“本處王大師有一位孫女,年將及笄,未曾受聘,生來性情端重,
意欲送進王府,以待巾悅。包某特來作代,望千歲允納勿辭。”郭王聽了微笑道:
“我出身微賤,偶然得遇母后,不期一朝顯貴,豈敢妄想高門?雖然向日貧時,蒙
王太師周濟糧食,惟王小姐乃千金貴體,我系卑寒出身,豈敢相攀,望包大人轉告
他另擇良配。”包公道:“此乃王太師有意招親,你前時寒苦,今日貴顯封王,他
是世代名門閥閱,兩相匹配,甚屬相當,千歲休得過辭。”安樂王聽了包公勸言,
不好當面力辭,只得說道:“感包大人情意殷殷,只我賤性不戀奢華,不貪歡樂,
今既蒙大人此番美意,且為我奏知聖上,待旨允準如何?”包公道:“千歲高見有
理,待老夫與你修本奏明。”言罷,抽身作別,仍回相府,將情復達三大師。大師
大悅道:“奏明聖上作主,更覺有光。”
當日,包公辭別王太師,即回寓署,寫成本章,差官齎送到京。非止一日,到
了汴京,黃門官接了本章,送呈御覽。天子看畢,龍顏大喜。進宮奏明母后,太后
聞言大悅,欣然道:“老身在陳州,久知王太師為人忠厚,乃先帝老臣,此段姻緣
實甚相當。”太后即賜花粉銀十萬兩,另有珠翠金寶,聖上敕封王小姐為王妃夫人,
御賜珠冠玉佩。批了本意,即著包拯為媒,欽賜完姻,迥異尋常。到了吉期,老太
師送孫女到郭王府,此番鬧熱非凡,本州大小文武官員盡皆拜賀。王府外殿內堂,
盡行掛燈結彩,多設筵宴,十分豐盛,終日歌聲音樂,響徹雲霄。郭王夫婦和諧,
且置不提。
卻說天子自迎國母回宮,朝中文武各加升賞,再差官趕上孫兵部,不用清查倉
庫。又值楊元帥表奏戰功,遂加封狄青為副元帥之職,與楊宗保一同鎮守邊關。其
時焦廷貴也趕回關中,眾將士俱有加升官爵。元帥與眾將謝恩已畢,天使回朝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