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五十二回 複審案扶忠抑佞 再查庫假公濟私


倍,也該梟首正法。伏乞聖裁!”天子看看國丈,暗想:你多言插舌,反使朕難於
分斷。當下君王因礙於國文,免不得兩面周全,即道:“都是些小之事,一概寬免
了。”國丈謝恩,又要復奏。天子道:“龐卿不須奏了。”國丈道:“臣非奏別事,
乃是薦員複查倉庫。”無子道:“卿薦那官?”國丈道:“臣薦兵部尚書孫秀可往。”
天子聽了道:“包卿,你知孫兵部可往否?”包公道:“孫兵部果當其任。”天子
即傳旨,著孫秀往邊關複查倉庫,須要實力奉行,不得詢私,回朝復命,另有升賞。
兵部領旨。國丈又道:“臣有復奏。”天子道:“卿又有何奏?”國文道:“陛下
不準封贈狄青為帥,也須降旨,莫若使孫秀一併齎詔,以免又復差官,徒勞往返,
不知聖上主意如何?”天子道:“此算倒也可準。”即詔交孫秀,包公暗想道:好
不知利害奸刁,還思作弄,孫秀此去,倘有絲毫作弊,管教他又嘗鋼刀美味。當日
群臣別無章奏,君王退朝。
且說包公一日到趙王府內,拜見潞花王母子,關於陳橋遇李太后之事,並不提
及,只將狄王親失征衣,立下戰功之事,詳細奏明。狄太后微笑道:“包卿你太薄
情了。我侄兒立下如此大功,理上還該加升重職,楊元帥上本自讓為帥,你何故反
阻擋聖上?”包公道:“臣啟娘娘,狄王親有此武功,該得升職。但他失去征衣,
罪也重大,這是朝廷律例,有功得賞,有罪必罰。倘不計罪而計功,不獨廢弛國法,
且難服眾奸黨之心如若被他參奏,反覺無趣了。臣為國秉公,倘要徇私,寧斷頭難
依,伏乞娘娘鑑察。”太后聽了,欣然道:“包卿若不說明,我倒錯怪你了。已略
飲數杯淡酒如何?”包公道:“多謝娘娘,臣不敢當。”登時告別,潞花王也留款
待,包公力辭,只得由他拜別而去。
包公暗想道:可曬太后,不明道理,錯怪別人。只我將狸貓換主事究明,你也
蒙著欺君之罪。一路無言,到了天波府內,焦廷貴聞報,出來迎接,請出佘太君。
包公見禮坐下,杯茶敘談。太君道:“我家孫兒被奸臣算計,多蒙大人一力周全,
使老身感激不盡,尚未到府拜謝,反勞大人光降,心有不安。”包公道:“此乃下
官與國家辦事,那敢當太君重謝?”太君又道:“我孫兒既無虧空倉庫,今又往盤
查,是何緣故?”包公道:“告稟太君,下官當審究時,孫武稱言元帥也有虧空之
說,倘經別官領審,已將此言抹煞,也未可知。惟下官出仕朝廷二十八載,由做知
縣官案歷萬千,只依法律公辦,故孫武所供,也要奏知聖上。今天龐洪又薦保孫秀
前往了。”太君聽了,愈覺駭然,呼道:“包大人!老身久曉孫兵部是奸臣黨羽,
如今奉旨往查倉庫,此賊心不秉公,只憂波浪興翻,怎生是好?”包公道:“太君
且請放心。孫秀此去,倘有詢私作弊,自有國法與他理論,下官豈肯輕饒縱放?只
祈太君早日發遣焦廷貴轉回邊關,不可稽延於此,以免元帥不安。”言罷告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