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四十七回 郭海壽街頭賣菜 李太后窯內逢臣


壽來搪塞?可惡!”喝令責打,二人連忙啟稟道:“大人,我等有個情由啟上。”
包公道:“容你言來。”二人道:“小人們奉了牌票,四下找尋落帽風,忽於陳橋
又遇狂風,來得奇怪,已將牌票吹捲起半空中,只恐回不得命,一程追趕至太平坊
上。只見有個挑蔬菜擔人,手中拿住牌票一紙,奉大人命捕風捉影,故將他拿來。”
包爺喝道:“胡說!風吹落帽,風卷牌票,都是狂風作怪,只要拿風,你二人故違
吾令,妄捉良民,應該重處!”二人道:“大人開恩,待小的再往拿落帽風,如若
打傷小的兩腿,難以行走,怎能奉命去拘拿?”包公道:“也罷,限你午刻拿回,
如違重處!”二人謝了起來,一同跑出廟門。趙虎道:“張兄,我二人今日糟了。”
張龍道:“趙弟,這件事情叫我們實難處置,且與你再至陳橋觀望一回,同歸稟上,
實辦不出落帽風,讓他革除身役罷了。”
不表張、趙之言,卻說包公叫道:“郭海壽,你既然乃善良之民,本官且釋放
你回去,你等眾民,也不必在此耽擱喧譁。”眾民都說:“大人開恩釋放海壽,他
母親可以活命了。”包公又對郭海壽道:“老夫念你是個行孝貧民,賞你五兩銀子,
回去做些小買賣,也好供養母親。”董超早已交他白銀五兩。郭海壽好生歡喜,叩
謝大人,挑回菜擔而行。眾民都自散去,皆言包公仁德清官,也且不表。

卻說郭海壽回至太平坊,將菜擔寄放在相識處,還至破窯,將茅門一推進內,
大呼母親。那瞎目婆子喚道:“孩兒,你去了未久,何故即回?”郭海壽道:“母
親,方才孩兒挑擔出了大街,未有人與兒採買,方在大平坊上,忽一紙官家牌票被
大風吹來。兒方拾起,早有兩位公差拉扭兒至東嶽廟,有位官員,渾身黑色打扮,
面色亦黑。我初不曉他是何人,只道本處官員,妄拿我的,故不肯下跪。他又查問
我。有眾人稟我行孝,此位官員甚為喜悅,賞我白銀五兩,做小經紀供親,真乃大
幸,故特回來安慰母親。”婆子道:“他如此愛民,是什麼官員?”郭海壽道:
“母親,你幸雙目失明,如若好目,見了此位官員,只恐嚇壞了你。他面貌十分凶
惡,誰知竟是朝中包待制大人,名包拯,難道母親不聞人說包公是個朝上大忠臣,
為國愛民的清官?”婆子道:“原來此官是包拯。孩兒,你且去請他來,做娘的有
一重大事與他面訴。”郭海壽道:“母親,有何事告訴?且說與兒知曉,代稟包公。”
婆子道:“孩兒,我身負極大奇冤,滿朝大臣除了包公鐵面無私,無可伸訴。我幾
代訴,終必無益,必要與包拯面言方可。”海壽笑道:“母親之言,也覺奇了,我
母子居住破窯,雖然貧苦,但無一人欺侮母親,有甚極慘之冤?”婆子道:“孩兒,
此乃十八年前之事,你那裡得知?速去請他來,為娘自有言告訴。”海壽道:“原
來十八年前事,果然孩兒不得而知,倘或包大人不來,便怎生是好?”婆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