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四十一回 逞刁狡沈氏叩閽 暗請託孫武查庫


法?況有誤國欺君大款,諒非海市蜃樓之虛,伏望陛下準收此狀,以免此婦有屈難
伸,而重臣弄法,實礙朝廷綱紀,臣待罪宰閣,不得不冒死啟奏。”嘉祐王看著國
丈,心想:此事必是他從中主唆,故如此著力,也罷,寡人且看狀上情由如何便了,
便道:“依卿所奏,著黃門官取狀進呈。”黃門官口稱領旨,去不多時,取到李沈
氏狀詞,呈於龍案上。嘉祐王御目一瞧,狀曰:
誠惶誠恐,稽首頓首,冒死上言。訴冤婦李沈氏,現年三十五,
江南松江府華亭縣原籍。訴為冒功枉法,貪贓徇私,斬宗絕嗣,屈
殺害民事:氏夫李成,原任五雲汛守備,僅有獨子李岱,是汛千總。
冤於本年十月十二日,欽差狄王親頒解征衣,已至關外荒地屯紮,
悉被磨盤山強盜搶劫。至十三夜,氏夫經汛巡查,偶遇胡人贊天
王、子牙猜醺醉逡巡,踏雪履霜而至。氏夫思二人乃西戎巨寇,中
國大患,父子私算,乘其醺醉胡塗,有機可乘,即箭射贊天王,刀傷
子牙猜,二首並梟,雙功望獎,父子共赴邊關,獻功帥府。豈料狄欽
差盡失征衣,難彌其罪,重行賄賂於焦先鋒而為硬證,得以冒功卸
罪,而楊宗保徇情枉法,混將氏夫及子梟首轅門,痛思氏之夫子功
憑級證,奈楊宗保恃職司權,凌屬如蟻,嗟呼,人心何在,國法奚彰?
既掌三軍司命,職司生死之權,理應秉公報國,乃竟有罪得功,因功
慘死。在氏冤屈沉淪,絕嗣斬宗;在楊宗保昧法欺君,專權屈殺。
至彼兵符統屬,勢大藩王,故氏伸訴無門,不得已冒死午門,瀝血金
階,倘黑天翻白,雖死之日,猶生之年。銜刀上懇,乞天皇電鑒,不
勝哀慘痛切之至!
嘉祐帝看罷,將信將疑,想到:若說狄青征衣盡失,依照國法,原該有罪,如
無此事,這沈氏婦人怎敢輕告此同?也罷,寡人且自準他,將情由一詢,看是如何。
傳旨:“李沈氏放綁卸刀,著進金鑾。”黃門官領旨,這沈氏低著頭,一身淡色服
式,步至金鸞殿前俯伏,兩淚交流。當時聖上潔他情節,沈氏照依狀詞上,句句對
答無差。天子想來,這款狀詞,十有七八是國丈專主的,故不詰問是誰人代筆主謀。
只降旨道:“將李沈氏發往天牢,此案未分皂白,著令九卿四相公同酌議辦理,三
日內復明定奪。”當時退朝,群臣各散,不必多表。
單言李沈氏,天子雖說降發他在刑部天牢,沈御史即日弄了些手腳,只與司獄
官知照,說了數言,李沈氏仍歸御史行中。因姑嫂二人不甚相得,沈御史又差人悄
悄將妹子送至一尼庵內暫住。一言交代,也不多提。
當日九卿四相文武大臣,奉了聖旨,在朝房公議。當初忠義重臣首相寇準、畢
士安,仁宗即位元年已卒,次後相繼而亡者有李太師、沈待制、孫爽,如今馮太尉、
龐國丈、呂夷簡秉政,欲擬狄青中途失去征衣,賄證胃功,楊宗保混昧不察,妄殺
有功,誤國瞞公之罪。卻有左班丞相富弼、平章文彥博、吏部天官韓琦三位忠賢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