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卷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島夷桓玄 海夷馮跋 島夷劉裕



亮等立義符弟荊州刺史義隆,號年元嘉。遣使趙道生朝貢。二年,徐羨之、傅亮等歸政於義隆,不許。三年,義隆信其侍中王華之言,誅羨之、傅亮,遣其將檀道濟等討荊州刺史謝晦。晦率眾東下,謀廢義隆,以討王華為辭,破義隆將到彥之。及聞道濟將至,晦眾崩散。晦走江陵,乃攜其弟遁等北走,至安陸延頭,為戍主光順之所執,斬於建業。八月,義隆使其殿中將軍吉恆朝貢。神鄱年,又遣殿中將軍孫橫之朝貢。三年,又遣殿中將軍田奇朝貢。

尋遣其右將軍到彥之、安北將軍王仲德、兗州刺史竺靈秀舟師入河,驍騎將軍段橫寇虎牢;又遣其豫州刺史劉德武、後將軍、長沙王義欣至彭城為後繼。到彥之寇碻磝,分軍向虎牢及洛陽。世祖詔河南諸軍收眾北渡以驕之。尋詔冠軍將軍安頡等率眾自盟津渡,攻金墉,義隆建武將軍杜驥出奔,遂乘勝進攻虎牢,陷之,斬其司州刺史尹沖。叔孫建大破竺靈秀,追至湖陸。四年,頡攻滑台,彥之與王仲德等焚舟棄甲,走歸彭城。義隆又遣檀道濟救滑台,叔孫建、長孫道生擊之。道濟至高梁山,頡等攻克滑台,擒其司徒從事中郎朱修之等,道濟走奔歷城,夜乃遁還。義隆青州刺史蕭思話亦棄鎮奔於平昌,其東陽積粟為百姓所焚。

延和元年五月,義隆又遣趙道生朝貢。二年二月,詔兼散騎常侍宋宣使於義隆,且為皇太子結親。九月,義隆遣趙道生貢馴象一。太延二年三月,義隆遣使會元紹朝貢。義隆忌其司空檀道濟,遂誅之。道濟臨死,脫幘投地曰:"乃復壞汝萬里長城。"三年三月,義隆遣其散騎常侍劉熙伯朝貢,且論納幣。六月,義隆女死,不果為婚。五年十一月,義隆遣黃延年獻馴象。真君初,義隆徙其弟大將軍義康於豫章。二年,其龍驤參軍巴東扶令育詣義隆理義康,義隆大怒,收育殺之。四月,義隆遣使黃延年朝貢。十二月,義隆又遣黃延年朝貢。

是歲,義隆梁州刺史劉真道將裴方明攻擊楊難當,難當舍仇池,將妻子來奔。三年,世祖詔琅邪王司馬楚之等討之。西安將軍古弼、平西將軍元濟等邀義隆秦州刺史胡崇之於濁水,破擒之,餘眾奔漢中。義隆立難當兄子文德為秦州刺史、武都王,戍茄蘆,弼等討平之。義隆遂殺真道、方明。

五年,義隆復遣使朝貢。六年,其員外散騎侍郎孔熙先以才學而不見用,太子詹事范曄以家門淫污,為世所薄,與熙先及外生謝綜謀殺義隆,立其弟前大將軍義康。丹陽尹徐湛之告之,乃誅曄等,徙義康於安成郡,御史監守。七年,詔諸軍掠濟陰、金鄉等七縣,並驅其青冀二州民戶而還。北地人蓋吳聚眾反,義隆以吳為安西將軍、雍州刺史,封北地公,規亂雍州,詔諸軍討平之。義隆好行小計,扇動邊民,內起山苑,窮侈極麗,役使百姓,江南苦之。九年正月,義隆遣使獻孔雀。

十一年二月,世祖欲獵於雲夢,發使告義隆,勿相猜阻,義隆請奉詔。世祖南巡,義隆邊城閉門拒守,世祖忿之,乃攻懸瓠。分遣使者安慰降民,其不服者誅戮之。義隆汝南、南頓、汝陽、潁川太守,並棄城奔走。義隆安北將軍、武陵王駿遣參軍劉泰之、臧肇之,殿中將軍尹懷義、程天祚等以千餘騎至汝陽,永昌王位擊破之,斬泰之、肇之,執天祚等。

義隆又遣寧朔將軍王玄謨率其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鎮軍諮議參軍申坦等入河,青冀二州刺史蕭斌以駿水陸並進,太子左衛率臧質統驍騎將軍王方回、安蠻司馬劉康祖、右軍參軍梁坦造許、洛,右將軍豫州刺史南平王鑠。太尉江夏王義恭為諸軍節度,梁、南秦二州刺史劉秀之統輔國將軍楊文德、宣威將軍劉洪宗向汧隴,護軍將軍蕭思話部龍驤將軍杜坦、竟陵太守劉德願向武關。義隆令王公妃主及其朝士牧守下逮富人通出私財,以助軍費,士庶怨之。南兗及青、冀、兗、豫三吳簡發,以配戎行;楊、南徐、兗、江州富民並四分之一。建威司馬申元吉趣泗瀆,蕭斌至碻磝,王玄謨遣軍主王寶惠政滑台,右軍蕭鑠遣中兵參軍梁坦等進軍小索。世祖詔諸軍援滑台,大敗王寶惠等,王玄謨走還碻磝。蕭斌遣申坦與梁坦、垣護之據兩當城,斌退還歷下。及車駕渡河,梁坦退走,棄甲山。車駕發滑台,過碻磝,義隆又遣雍州刺史、竟陵王誕率其將薛安都、柳元景等入盧氏,進攻弘農。詔洛州刺史張提率眾度崤,蒲城鎮將何難於風陵堆濟河,秦州刺史杜道生至閿鄉。元景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