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韋閬 杜銓 裴駿 辛紹先 柳崇



蕭道成司州民謝天蓋自署司州刺史,規欲以州內附。事泄,為道成將崔慧景攻圍。詔珍率在鎮士馬渡淮援接。時道成聞珍將至,遣將苟元賓據淮逆拒。珍乃分遣鐵馬,於上流潛渡,親率步士與賊對接。旗鼓始交,甲騎奄至,腹背奮擊,破之。天蓋尋為左右所殺,降于慧景。珍乘勝馳進,又破慧景,擁降民七千餘戶內徙,表置城陽、剛陵、義陽三郡以處之。高祖詔珍移鎮比陽,蕭賾遣其雍州刺史陳顯達率眾來寇。城中將士鹹欲出戰,珍曰:"彼初至氣銳,未可便挫,且共堅守,待其攻我疲弊,擊之未晚。"於是憑城拒戰,殺傷甚眾。相持旬有二日,夜開城門掩擊之,賊遂奔潰。以功進爵為侯。

車駕南討,珍上便宜,並自陳在邊歲久,悉其要害,願為前驅。詔珍為隴西公源懷衛大將軍府長史,轉太保、齊郡王長史。遷顯武將軍、郢州刺史,在州有聲績,朝庭嘉之。遷龍驤將軍,賜驊騮二匹、帛五十匹、谷三百斛。珍乃召集州內孤貧者,謂曰:"天子以我能綏撫卿等,故賜以谷帛,吾何敢獨當?"遂以所賜悉分與之。尋加平南將軍、荊州刺史,與尚書盧淵征赭陽,為蕭鸞將垣歷生、蔡道貴所敗,免歸鄉里。臨別謂淵曰:"主上聖明,志吞吳會,用兵機要,在於上流。若有事荊楚,恐老夫復不得停耳。"後車駕征樊郢,復起珍為中軍大將軍、彭城王勰長史。沔北既平,以珍為建威將軍,試守魯陽郡。

高祖復南伐,路經珍郡,加中壘將軍,正太守。珍從至濟水,高祖曰:"朕頃戎車再駕,卿常翼務中軍,今日之舉,亦欲與卿同行。但三鵶險惡,非卿無以守也。"因敕珍辭還。及高祖崩於行宮,秘匿而還,至珍郡始發大諱。還,除中散大夫,尋加鎮遠將軍、大尉諮議參軍。永平元年卒,時年七十四。贈本將軍、南青州刺史,謚曰懿。

長子纘,字遵彥。年十三,補中書學生,聰敏明辯,為博士李彪所稱。除秘書中散,遷侍御中散。高祖每與名德沙門談論往復,纘掌綴錄,無所遺漏,頗見知賞。轉散騎侍郎,徙太子中舍人,仍兼黃門,又兼司徒右長史,尋轉長兼尚書左丞。壽春內附,尚書令王肅出鎮揚州,請纘為長史,加平遠將軍,帶梁郡太守。肅薨,敕纘行州事。任城王澄代肅為州,復啟纘為長史。澄出征之後,蕭衍將姜慶真乘虛攻襲,遂據外郭,雖尋克復,纘坐免官。永平三年卒,年四十五。

纘弟彧,字遵慶,亦有學識。解褐奉朝請,遷太尉騎兵參軍。出為雍州治中,轉別駕。入為司徒掾,尋轉散騎侍郎。稍遷平遠將軍、東豫州刺史。彧綏懷蠻左,頗得其心。蠻首田益宗子魯生、魯賢先叛父南入,數為寇掠。自彧至州,魯生等鹹箋啟修敬,不復為害。彧以蠻俗荒梗,不識禮儀,乃表立太學,選諸郡生徒於州總教。又於城北置宗武館以習武焉。境內清肅。還,遇大將軍、京兆王繼西征,請為長史,拜通直散騎常侍。尋以本官兼尚書,為豳夏行台。以功封陰盤縣開國男,邑二百戶。孝昌元年秋,卒於長安。贈撫軍將軍、雍州刺史,謚曰文。

子彪,襲。曆本州治中、轉別駕。孝莊末,藍田太守。沒於關西。

彪弟融,解褐員外散騎侍郎。以軍功賜爵長安伯。稍遷大司馬開府司馬。融娶司農卿趙郡李瑾女,天平中,疑其妻與章武王景哲奸通,乃刺殺之。懼不免,仍亦自害。

彧弟朏,字遵顯,少有志業。年十八,辟州主簿。時屬歲儉,朏以家粟造粥,以飼飢人,所活甚眾。解褐太學博士,遷秘書郎中,稍遷左軍將軍,為荊郢和糴大使。南郢州刺史田夷啟稱朏父珍往任荊州,恩洽夷夏,乞朏充南道別將,領荊州驍勇,共為腹背。詔從之。未幾,行南荊州事。肅宗末,除征虜將軍、東徐州刺史,尋遷安東將軍,加散騎常侍。蕭衍遣其郢州刺史田粗憘率眾來寇,朏於石羊崗破斬之,以功封杜縣開國子,邑二百戶。永安三年,卒於州。贈侍中、車騎將軍、雍州刺史,謚曰宣。

長子鴻,字道衍,頗有乾用。解褐奉朝請,遷尚書令吏部郎中、中書舍人。天平三年,坐漏泄,賜死於家,時年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