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卷四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源賀



秦益氐反,詔子恭持節為都督、河間王琛軍司以討之。事平,仍行南秦州事。及六鎮反,以子恭兼給事黃門郎,持節慰勞。還,拜河內太守,加後將軍,平絳蜀反。丹谷、清廉二路險澀不通,以子恭為當囗郡別將。俄而建興蜀復反,相與連勢,進子恭為持節、散騎常侍、假平北將軍、征建興都督,仍兼尚書行台,與正平都督長孫稚合勢進討,大破之。正平賊帥范明遠與賊帥劉牙奴並面縛請降。事平,除平南將軍、豫州刺史,尋加散騎常侍、撫軍將軍。

武泰初,郢州刺史元願達以城降蕭衍,詔徵都督尉慶賓還京師,回眾隸子恭以討之。衍將夏侯夔率眾數萬來寇,遠近不安。夔乘勢分兵,遂逼新蔡,自攻毛城。子恭隨方應援,賊並破走。蕭衍豫州刺史夏侯亶復遣四將,率眾三萬,入圍南頓,北攻陳項。子恭遣軍御之,賊復奔退。加鎮南將軍,又兼尚書行台。子恭勒眾渡淮,徙民於淮北,立郡縣,置戍而還。蕭衍直閣將軍、軍主胡智達等八將,與其監軍閻次洪入寇,屯於州城東北四十餘里。子恭擊破之,斬智達,生擒次洪。

元顥之入洛也,加子恭車騎將軍,子恭不敢拒之,而頻遣間使參莊帝動靜。未幾,顥敗,車駕還洛,進征南將軍、兼右僕射,假車騎將軍,後加散騎常侍。板橋蠻文石活、石忌粗受蕭衍印節,扇誘黨類,據險寇竊。子恭躬率將士,徑襲其柵,數日之中,殲殪略盡。諸蠻款服,鹹求輸稅。徵拜右光祿大夫、給事黃門侍郎,仍本將軍。錄其前後征討功,封臨潁縣開國侯,食邑六百戶,加散騎常寺,俄遷侍中。

爾朱榮之死也,世隆、度律據斷河橋,詔子恭為都督以討之。出頓於大夏門北。尋而太府卿李苗夜燒河橋,世隆退走,仍以子恭兼尚書僕射,為大行台、大都督。尋遷衛將軍、假車騎將軍,率諸將於太行築壘以防之。既而爾朱兆率眾南出,子恭所部都督史仵龍、羊文義開柵降兆。子恭退走,為兆所破。眾既退散,兆因入洛。子恭竄於緱氏,仍被執送,俄而見釋。

前廢帝初,除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侍中如故。尋授散騎侍郎、都督三州諸軍事、本將軍、假車騎大將軍、行台僕射、荊州刺史。以與定策之勛,封臨汝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時叛蠻雷亂清受蕭衍袞州刺史章綬,入為寇掠,諸蠻從之,置立郡縣。子恭討平之。永熙中,入為吏部尚書,加驃騎大將軍。以子恭前在豫州戰功,追賞襄城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又論子恭餘效,封新城縣開國子,食邑四百戶。子恭尋表請轉授第五子文盛,許之。天平初,除中書監。三年,拜魏尹,又為齊獻武王軍司。元象元年(疑)興和二年,贈都督徐袞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司空公、袞州刺史,謚曰文獻。

子彪,字文宗。子恭存日,轉授臨潁縣開國侯。武定末,太子洗馬。

彪弟文瑤,武定中,襲襄城縣開國男。齊受禪,爵並降。

子恭弟纂,字靈秀。員外散騎侍郎,累遷征虜將軍、通直散騎常侍、涼州大中正,轉太府少卿。建義初,遇害河陰,年三十七。贈散騎常侍、征北將軍、定州刺史。

懷弟奐,字思周,少而謹密。初為中書學生。隨父討敕勒,有斬獲之功,遷中散。前後使檢察州鎮十餘所,皆有功績。除長樂太守,以母老解官歸養。卒,無子。

史臣曰:源賀堂堂,非徒武節而已,其翼戴高宗,庭抑禪讓,殆社稷之臣也。懷幹略兼舉,出內有聲,繼跡賢考,不墜先業。子雍效立夏方,身亡冀野,惜乎!

《魏書》 北齊·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