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八◎陸俟



和平六年,高宗崩。先是麗療疾於代郡溫泉,聞諱欲赴,左右止之曰:"宮車晏駕,王德望素重,奸臣若疾民譽,慮有不測之禍。願少遲回,朝廷寧靜,然後奔赴,猶為未晚。"麗曰:"安有聞君父之喪,方臣禍難,不即奔波者!"遂便馳赴。乙渾尋擅朝政,忌而害之。初,渾悖傲,每為不法,麗數諍之,由是見忌。顯祖甚追惜麗,謚曰簡王,陪葬金陵。高祖追錄先朝功臣,以麗配饗廟庭。麗二妻,長曰杜氏,次張氏。長子定國,杜氏所生;次叡,張氏所生。

定國在衤強抱,高宗幸其第,詔養宮內,至於游止常與顯祖同處。年六歲,為中庶子。及顯祖踐阼,拜散騎常侍,特賜封東郡王,加鎮南將軍。定國以承父爵,頻辭不許,又求以父爵讓弟叡,乃聽之。俄遷侍中、儀曹尚書,轉殿中尚書。前後大駕征巡,每擢為行台錄都曹事。超遷司空。定國恃恩,不修法度,延興五年,坐事免官爵為兵。太和初,復除侍中、鎮南將軍、秦益二州刺史,復王爵。八年,死於州。贈以本官,謚曰莊王,賜命服一襲。

子昕之,字慶始,風望端雅。襲爵,例降為公。尚顯祖女常山公主,拜駙馬都尉。歷通直郎。景明中,以從叔暐罪免官。尋以主壻,除通直散騎常侍。未幾,遷司徒司馬,加輔國將軍,出為袞州刺史。尋進號安東將軍,治有名績,仍除青州刺史。在州著寬平之稱。轉安北將軍、相州刺史。永平四年夏卒。贈鎮東將軍,冀州刺史,謚曰惠。

初,定國娶河東柳氏,生子安保,後納范陽盧度世女,生昕之。二室俱為舊族而嫡妾不分。定國亡後,兩子爭襲父爵。僕射李沖有寵於時,與度世子淵婚親相好。沖遂左右申助,昕之由是承爵尚主,職位赫弈。安保沉廢貧賤,不免饑寒。

昕之容貌柔謹,高祖以其主壻,特垂昵眷。世宗時,年未四十,頻撫三蕃,當世以此榮之。昕之卒後,母盧悼念過哀,未幾而亡。公主奉姑有孝稱,神龜初,與穆氏頓丘長公主並為女侍中。又性不妒忌,以昕之無子,為納妾媵,而皆育女。公主有三女無男,以昕之從兄希道第四子子彰為後。

子彰,字明遠,本名士沈。年十六出後,事公主盡禮。丞相高陽王雍嘗言曰:"常山妹雖無男,以子彰為兒,乃過自生矣。"

正光中,襲爵東郡公,尋除散騎侍郎,拜山陽太守。莊帝即位,微拜給事黃門侍郎。子彰妻即鹹陽王禧女。禧誅,養於彭城王第,莊帝親之,略同諸姊。建義初,氽朱榮欲修舊事,庶姓封王,由是封子彰濮陽王,食邑七百戶。尋而詔罷,仍復先爵。除安西將軍、洛州刺史。還,拜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領廣平王贊開府諮議參軍事。天平中,拜衛將軍、潁州刺史。以母憂去職。元象中,以本將軍除齊州刺史,又加驃騎將軍,行懷州事。轉北豫州刺史,仍除徐州刺史,將軍並如故。一年曆三州,當世榮之。還朝,除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又行瀛州事。尋拜侍中。復行滄州事。進號驃騎大將軍,行冀州事。除侍讀、兼七兵尚書。行青州事。子彰之為州,以聚斂為事,晚節修改,自行青、冀、滄、瀛,甚有時譽,加以虛己納物,人敬愛之。武定八年二月,除中書監。三月卒。年五十四。賻帛一百匹,追贈都督青光齊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公如故,謚曰文宣。

子彰崇好道術,曾嬰重疾,藥中須桑螵蛸,子彰不忍害物,遂不服焉。其仁恕如此。教訓六子,雅有法度。

子昂,武定中,中書舍人。

昂弟駿,太子洗馬。

駿弟杳,尚書倉部郎。

叡,字思弼。其母張氏,字黃龍,本恭宗宮人,以賜麗,生叡。麗之亡也,叡始十餘歲,襲爵撫軍大將軍、平原王。沉雅好學,折節下士。年未二十,時人便以宰輔許之。娶東徐州刺史博陵崔鑒女,鑒謂所親云:"平原王才度不惡,但恨其姓名殊為重複。"時高祖未改其姓。叡婚自東徐還,經於鄴,見李彪,甚敬悅之,仍與俱趨京師,以為館客,資給衣馬僮使,待之甚厚。為北征都督,拜北部長,轉尚書,加散騎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