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演義》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一言括盡全書事,軍閥原來是禍胎。
頻年篡弒竟相尋,禮教淪亡世變深;
五代一編留史鑑,好教後世辨人禽。
周主征遼,不兩月而三關即下,曩令再接再厲,即不能入搗遼都,而燕雲十六州,或得重還中國,亦未可知。況遼主述律,沈湎酒色已視燕南為不足惜,乘勢攻取,猶為易事。奈何天不祚周,竟令英武過人之周主榮,得病未痊,不得已而歸國。豈十六州之民族,固當長淪左衽耶!周主年未四十,即致病殂,符後入宮正位,僅及十日。梁王宗訓嗣祚,不過七齡,寡婦孤兒之易欺,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遼、漢合兵入寇,明明是匡胤部下,訛造出來。陳橋之變,黃袍加身,早已預備妥當。烏有匡胤未曾與聞,而倉猝生變者乎?即如點檢作天子之讖,亦未始不由人謀,明眼人豈被瞞過。當時為周殉節者,止一韓通。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可為《五代史》上作一殿軍。而宋太祖之得國不正,即於此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