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殿中監、兼知總監、汝南郡公翟無言

冠軍大將軍、左羽林軍大將軍、光祿卿、天水縣公趙承恩

將作大匠裴思諒

右羽林軍將軍、弘農郡公楊執一

左衛將軍、河東郡公薛思行

光祿卿、駙馬都尉、琅邪郡公王同皎

中書令、越國公鍾紹京

太僕卿、立節郡王薛崇簡

右金吾衛大將軍、涼國公李延昌

太子中允同正、冀國公馮道力

少府監、趙國公崔諤之

左監門衛中候、光祿卿、申國公許輔乾

左金吾大將軍、鄧國公張暐

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左羽林軍大將軍、平陽郡公薛訥

河南副元帥、太尉侍中、臨淮郡王李光弼

河東節度副大使、守司空、兼兵部尚書、霍國公王思禮

左相、豳國公韋見素

太保、韓國公苗晉卿

中書令、趙國公崔圓

太原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金城郡王辛雲京

河西隴右副元帥、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涼國公李抱玉

太子太師、檢校尚書右僕射、知省事、信都郡王田神功

四鎮北庭涇原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知省事、扶風郡王馬璘

左羽林軍大將軍、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薛景仙

右散騎常侍、檢校禮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尚衡

太原尹、兼御史大夫、北都留守、河東節度副大使、南陽郡公鄧景山

河東節度副使、兼雁門郡太守、光祿卿賈循

禮部尚書、東京留守、酒泉縣侯李憕

東平郡太守姚誾

右第二

盧弈,黃門監懷慎少子也。疏眉目,豐下,謹重寡慾,斤斤自脩。與兄奐名相上下,而剛毅過之。天寶初為鄠令,所治輒最,積功擢給事中,拜御史中丞。自懷慎、奐及弈,三居其官,清節似之,時傳其美。俄留台東都,兼知武部選。

安祿山陷東都,吏亡散。弈前遣妻子懷印間道走京師,自朝服坐檯。被執,將殺之,即數祿山罪,徐顧賊徒曰:"為人臣者當識逆順,我不蹈失節,死何恨?"觀者恐懼。弈臨刑,西向再拜而辭,罵賊不空口,逆黨為變色。肅宗詔贈禮部尚書,下有司謚。時以為洛陽亡,操兵者任其咎,執法吏去之可也,委身寇讎,以死誰懟?博士獨孤及曰:"荀息殺身於晉,不食其言也;玄冥勤其官水死,守位忘躬也;伯姬待姆而火死,先禮後身也。彼死之日,皆於事無補。然則祿山亂大於里、丕,弈廉察之任,切於玄冥之官。分命所系,不啻保姆;逆黨兵威,烈於水火。於斯時也,能與執干戈者同其戮力,挽之不來,推之不去,全操白刃之下,孰與夫懷安偷生者同其風?請謚曰貞烈。"詔可。

子杞,別有傳。杞子元輔。

元輔字子望,少以清行聞。擢進士,補崇文校書郎。杞死,德宗念之不忘,拜元輔左拾遺。歷杭、常、絳三州刺史,課當最,召授吏部郎中,進累兵部侍郎,為華州刺史,卒。

元輔端靜介正,能紹其祖,故歷顯劇,而人不以杞之惡為累雲。

張介然者,猗氏人,本名六朗。性慎願,長計畫。始為河、隴支郡太守。王忠嗣、皇甫惟明、哥舒翰踵領節度,並署營田、支度等使。入奏稱旨,賜與良渥。介然啟曰:"臣位三品,當給棨戟。若列於京師,雖富貴,不為饗人知,願得列戟故里。"玄宗許之,別賜戟京師第門,仍賜絹五百匹,宴閭里長老。本鄉得列戟,自介然始。翰薦為少府監,歷衛尉卿。

祿山反,授河南節度採訪使,守陳留。陳留據水陸劇,居民孳伙,而太平久,不知戰。介然到屯不三日,賊已度河。車騎蹂騰,煙塵漫數十里,日為奪色。士聞鉦鼓聲,皆褫氣不能授甲。凡旬六日,城陷。初,有詔購賊首而暴誅慶宗狀。祿山入陳留,見詔書,拊膺大哭曰:"我何罪!吾子亦何罪,乃殺之!"即大恚憤,殺陳留降者萬人以逞,血流成川,斬介然于軍門。以偽將李廷望為節度使,守陳留。

祿山已拔陳留,則鼓而前,無敢亢。中宿攻滎陽,太守崔無詖率眾乘城,聞師噪,自隊如雨,無詖與官屬皆死賊手。以偽將武令珣戍焉。

無詖者,本韋後外家,博陵舊望也。始,無詖娶蕭至忠女,至忠敗,被貶。久乃為益州司馬。素善楊國忠,既用事,引為少府監,守滎陽。有詔贈禮部尚書,謚曰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