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四十三下 志第三十三下



研州 探那州 〈忄巳〉州 毗州 河州 乾州 瓊州 犀州 龕州 陪州 如州 麻州 霸州 〈石闌〉州 光州 至涼州 曄州

思帝州 統州 谷邛州 達違州 萬卑州 慈州 融洮州 執州 答針州稅河州 吳洛州 齊帝州 苗州 始目州 悉多州

質州 兆州 求易州 托州 志德州 延避州 略州 索京州

柘剛州 明桑州 白豆州 瓚州 酋和州 和昔州 祝州 索川州 拔揭州鼓州 飛州 索渠州 目州 寶劍州 津州 柘鍾州 紀州 微州 以上無版。

右初隸松州都督府,肅宗時懿、蓋、嵯、諾、嶂、祐、台、橋、浮、寶、玉、位、儒、歸、恤及西戎、西滄、樂容、歸德等州皆內徙,余皆沒於吐蕃;

乾封州 歸義州 順化州 和寧州 和義州 保善州 寧定州 羅雲州 朝鳳州(以上寶應元年內附。) 永定州(永泰元年以永定等十二州部落內附,析置州十五。) 宜芳州余闕。 右(闕。)

吐谷渾州一: 合門州 右隸涼州都督府。

四鎮都督府,州三十四。(鹹亨元年,吐蕃陷安西,因罷四鎮,長壽二年復置。)

龜茲都督府,(貞觀二十年平龜茲置。)領州九。(闕。)

毗沙都督府,(本于闐國,貞觀二十二年內附,初置州五,高宗上元二年置府,析州為十。)領州十。(闕。)

焉耆都督府(貞觀十八年滅焉耆置。有碎葉城,調露元年,都護王方翼築,四面十二門,為屈曲隱出伏沒之狀雲。)

疏勒都督府,(貞觀九年疏勒內附置。)領州十五。(闕。)

河西內屬諸胡,州十二,府二:

烏壘州 和墨州 溫府州 蔚頭州 遍城州 耀建州 寅度州 豬拔州 達滿州 蒲順州 郢及滿州 乞乍州 媯塞都督府 渠黎都督府

西域府十六,州七十二(龍朔元年,以隴州南由令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凡州八十八,縣百一十,軍、府百二十六):

月支都督府,(以吐火羅葉護阿緩城置。)領州二十五:藍氏州(以缽勃城置。) 大夏州(以縛叱城置。) 漢樓州(以俱祿犍城置。) 弗敵州(以烏邏氈城置。) 沙拉州(以咄城置。) 媯水州(以羯城置。) 盤越州(以忽婆城置。) 忸密州(以烏羅渾城置。) 伽倍州(以摩彥城置。) 粟特州(以阿捺臘城置。) 缽羅州(以蘭城置。) 雙泉州(以悉計蜜悉帝城置。) 祀惟州(以昏磨城置。) 遲散州(以悉蜜言城置。) 富樓州(以乞施巘城置。)丁零州(以泥射城置。) 薄知州(以析面城置。) 桃槐州(以阿臘城置。)大檀州(以頰厥伊城具闕達官部落置。) 伏盧州(以播薩城置。) 身毒州(以乞澀職城置。) 西戎州(以突厥施怛駃城置。) 篾頡州(以騎失帝城置。) 疊仗州(以發部落城置。) 苑湯州(以拔特山城置。) 大汗都督府,(以嚈噠部落活路城置。)領州十五:附墨州(以弩那城置。) 奄蔡州(以胡路城置。) 依耐州(以婆多楞薩達健城置。) 犁州(以少俱部落置。)榆令州(以烏模言城置。) 安屋州(以遮瑟多城置。) 罽陵州(以數始城置。) 碣石州(以迦沙紛遮城置。) 波知州(以羯勞支城置。) 烏丹州(以烏捺斯城置。) 諾色州(以速利城置。) 迷蜜州(以順問城置。) 盻頓州(以乍城置。) 宿利州(以頌施谷部落置。) 賀那州(以汗曜部落置。) 條支都督府,(以訶達羅支國伏寶瑟顛城置。)領州九:細柳州(以護聞城置。)虞泉州(以贊候瑟顛城置。) 犁蘄州(以據瑟部落置。) 崦嵫州(以遏忽部落置。) 巨雀州(以烏離難城置。) 遺州(以遺蘭部落置。) 西海州(以郝薩大城置。) 鎮西州(以活恨部落置。) 乾陀州(以縛狼部落置。)天馬都督府,(以解蘇國數瞞城置。)領州二:洛那州(以忽論城置。) 束離州(以達利薄紇城置。) 高附都督府,(以骨咄施沃沙城置。)領州二:五翕州(以葛邏犍城置。) 休蜜州(以烏斯城置。) 脩鮮都督府,(以罽賓國遏紇城置。)領州十:毗舍州(以羅漫城置。) 陰米州(以賤那城置。)波路州(以和藍城置。) 龍池州(以遺恨城置。) 烏弋州(以塞奔你邏斯城置。)羅羅州(以濫犍城置。) 檀特州(以半制城置。)烏利州(以勃逸城置。)漠州(以鶻換城置。) 懸度州(以布路犍城置。) 寫鳳都督府,(以帆延國羅爛城置。)領州四:嶰谷州(以肩捺城置。) 泠淪州(以俟麟城置。)悉萬州(以縛時伏城置。) 鉗敦州(以未臘薩旦城置。) 悅般州都督府,(以石汗那國艷城置。)領雙靡州。(以俱蘭城置。) 奇沙州都督府,(以護時犍國遏蜜城置。)領州二:沛隸州(以漫山城置。) 大秦州(以睿蜜城置。)姑墨州都督府,(以怛沒國怛沒城置。)領栗弋州。(以弩羯城置。) 旅獒州都督府,(以烏拉喝國摩竭城置。) 昆墟州都督府,(以多勒建國低寶那城置。) 至拔州都督府,(以俱蜜國褚瑟城置。) 鳥飛州都督府,(以護蜜多國摸逵城置。)領缽和州。(以娑勒色訶城置。) 王庭州都督府,(以久越得犍國步師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