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六十 志第五十



《於休烈集》十卷

《元載集》十卷

《張薦集》三十卷

《劉長卿集》十卷(字文房。至德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誣奏,貶潘州南巴尉。會有為辨之者,除睦州司馬,終隨州刺史。)

《戎昱集》五卷(衛伯玉鎮荊南從事,後為辰州、虔州二刺史。)

《崔祐甫集》三十卷

《常袞集》十卷

又《詔集》六十卷

《楊炎集》十卷

又《制集》十卷(蘇弁編。)

顏真卿《吳興集》十卷

又《廬陵集》十卷

《臨川集》十卷

《歸崇敬集》二十卷

《劉太真集》三十卷

《於邵集》四十卷

《梁肅集》二十卷

獨孤及《毗陵集》二十卷

《竇叔向集》七卷(字遺直。與常袞善,袞為相,用為左拾遺、內供奉,及貶,亦出溧水令。)

《丘為集》(卷亡。蘇州嘉興人,事繼母孝,嘗有靈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時年八十餘,而母無恙,給俸祿之半。及居憂,觀察使韓滉以致仕官給祿所以惠養老臣,不可在喪為異,唯罷春秋羊酒。初還鄉,縣令謁之,為候門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既出,乃敢坐。經縣署,降馬而趨。卒年九十六。)

《柳渾集》十卷

《李泌集》二十卷

《張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顧況集》二十卷

《鮑溶集》五卷

《齊抗集》二十卷

《鄭餘慶集》五十卷

《崔元翰集》三十卷

《楊凝集》二十卷

《歐陽詹集》十卷

《李觀集》三卷(陸希聲纂。)

《呂溫集》十卷

《穆員集》十卷

《竇常集》十八卷

《鄭絪集》三十卷

《符載集》十四卷

《郗純集》六十卷

戴叔倫《述藁》十卷

《張登集》六卷(貞元漳州刺史。)

《陸迅集》十卷(德宗時監察御史裹行。)

《柳冕集》(卷亡。)

《姚南仲集》十卷

《李吉甫集》二十卷

《武元衡集》十卷

權德輿《童蒙集》十卷

又《集》五十卷

《制集》五十卷

《韓愈集》四十卷

《柳宗元集》三十卷

《韋貫之集》三十卷

《李絳集》二十卷

令狐楚《漆奩集》一百三十卷

又《梁苑文類》三卷

《表奏集》十卷(自稱《白雲孺子表奏集》。)

《韋武集》十五卷

《皇甫鏞集》十八卷

《樊宗師集》二百九十一卷

《武儒衡集》二十五卷

又《制集》二十卷

李道古《文輿》三十卷

董侹(《武陵集》卷亡。侹,字庶中,元和荊南從事)

《劉禹錫集》四十卷

《元氏長慶集》一百卷

又《小集十卷》元稹

《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白居易)

《白行簡集》二十卷

《張仲方集》三十卷

《鄭澣集》三十卷

《馮宿集》四十卷

《劉伯芻集》三十卷

《段文昌集》三十卷

又《詔誥》二十卷

《韋處厚集》七十卷

《劉棲楚集》二十卷

《李翱集》十卷

《溫造集》八十卷

《滕珦集》(卷亡。珦,東陽人。歷茂王傅,大和初以右庶子致仕,四品給券還鄉自珦始。)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崔鹹集》二十卷大和人。

《皇甫湜集》三卷

《舒元輿集》一卷

李德裕《會昌一品集》二十卷

又《姑臧集》五卷

《窮愁志》三卷

《雜賦》二卷

杜牧《樊川集》二十卷

《沈亞之集》九卷

《羅讓集》三十卷

《王涯集》十卷

《魏謨集》十卷

《秣陵子集》一捲來擇,字無擇,寶曆應賢良科。

《柳仲郢集》二十卷

《陳商集》十七卷

《歐陽袞集》二卷(袞,福州閩縣人,歷侍御史。)

溫庭筠《握蘭集》三卷

又《金筌集》十卷

《詩集》五卷

《漢南真稿》十卷

陳陶《文錄》十卷

劉蛻《文泉子》十卷(字復愚,鹹通中書舍人。)

鄭畋《玉堂集》五卷

又《鳳池稿草》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