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



廬州廬江郡,上。土貢:花紗、交梭絲布、茶、蠟、酥、鹿脯、生石斛。戶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三,口二十萬五千三百九十六。縣五:合肥,(緊。)慎,(緊。)巢,(上。本襄安。武德三年置巢州,並析置開成、扶陽二縣。七年州廢,省開成、扶陽,以巢來屬。東南四十里有故東關。)廬江,(緊。有擩山、白茅山,有銅。)舒城。(上。開元二十三年析合肥、廬江置。)

舒州同安郡,上。至德二載更名盛唐郡,後復故名。土貢:紵布、酒器、鐵器、石斛、蠟。戶三萬五千三百五十三,口十八萬六千三百九十八。縣五:懷寧,(上。武德五年析置皖城、安樂、梅城、皖陽四縣,是年省安樂,七年省皖城、梅城、皖陽。有皖山。)宿松,(上。武德四年以縣置嚴州,七年以望江隸之,八年州廢,縣皆來屬。有嚴恭山。)望江,(中。武德四年以縣置高州,尋更名智州。七年州廢,以望江隸嚴州。)太湖,(上。武德四年析置青城、荊陽二縣,七年省青城入荊陽,八年省荊陽入太湖。)桐城。(緊。本同安,至德二載更名。自開元中徙治山城,地多猛虎、毒虺,元和八年,令韓震焚薙草木,其害遂除。)

光州弋陽郡,上。本治光山,太極元年徙治定城。土貢:葛布、石斛。戶三萬一千四百七十三,口十九萬八千五百八十。縣五:定城,(上。武德三年置弦州,貞觀元年州廢,來屬。)光山,(上。南有木陵故關。西南八里有雨施陂,永徽四年,刺史裴大覺積水以溉田百餘頃。)仙居,(上。本樂安。武德三年析置宋安縣,以宋安置谷州。貞觀元年州廢,省宋安。天寶元年更名。)殷城,(中。武德元年置義州,貞觀元年州廢,來屬。西有定城故關。)固始。(上。)

蘄州蘄春郡,上。土貢:白紵,簟,鹿毛筆,茶,白花蛇、烏蛇脯。戶二萬六千八百九,口十八萬六千八百四十九。縣四:蘄春,(上。武德四年省蘄水縣入焉。有鼓吹山。)黃梅,(上。武德四年置,以縣置南晉州,析置義豐、長吉、塘陽、新蔡四縣。八年州廢,省義豐、長吉、塘陽、新蔡,以黃梅來屬。)廣濟,(中。本永寧,武德四年析蘄春置,天寶元年更名。有鐵。)蘄水。(上。本浠水。武德四年更名蘭溪,省羅田縣入焉。天寶元年又更名。有鐵。)

安州安陸郡,中都督府。土貢:青紵布、糟筍瓜。戶二萬二千二百二十一,口十七萬一千二百二。縣六:(有府一,曰義安。)安陸,(上。)雲夢,(中。有神山。)孝昌,(中。武德四年以縣置澴州,並置澴陽縣。八年州廢,省澴陽,以孝昌來屬。寶應二年隸沔州,後復來屬。元和三年省入雲夢。鹹通中復置。)應城,(中。本應陽,武德四年更名。元和三年省入雲夢,大和二年復置。天祐二年復曰應陽。)吉陽,(中。元和三年省入應山,後復置。有白兆山。)應山。(中。武德四年以縣置應州,並析置禮山縣。八年州廢,省禮山,以應山來屬。有故黃峴、武陽、百雁、平靖四關。)

黃州齊安郡,下。本永安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白紵布、貲布、連翹、松蘿、虻蟲。戶萬五千五百一十二,口九萬六千三百六十八。縣三:黃岡,(上。武德三年省木蘭縣入焉;又析置堡城縣,七年省。有木蘭山。)黃陂,(中。武德三年以縣置南司州,七年州廢,來屬。北有大後關,有白沙關。)麻城。(中。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陽城縣。八年州廢,省陽城,以麻城來屬。元和三年省入黃岡,建中三年復置。西北有木陵關,在木陵山上;東北有陰山關。)

申州義陽郡,中。土貢:緋葛、紵布、貲布、茶、虻蟲。戶二萬五千八百六十四,口十四萬七千七百五十六。縣三:義陽,(上。南有故平靖關。)鐘山,(上。)羅山。(上。武德四年以縣置南羅州,八年州廢,來屬。)

右淮南採訪使,治揚州。

江南道,蓋古揚州南境,漢丹楊、會稽、豫章、廬江、零陵、桂陽等郡,長沙國及牂柯、江夏、南郡地。潤、升、常、蘇、湖、杭、睦、越、明、衢、處、婺、溫、台、宣、歙、池、洪、江、饒、虔、吉、袁、信、撫、福、建、泉、汀、漳為星紀分,岳、鄂、潭、衡、永、道、郴、邵、黔、辰、錦、施、敘、獎、夷、播、思、費、南、溪、溱為鶉尾分。為州五十一,縣二百四十七。其名山:衡、廬、茅、蔣、天目、天台、會稽、四明、括蒼、縉雲、金華、大庾、武夷。其大川:湘、贛、沅、澧、浙江、洞庭、彭蠡、太湖。厥賦:麻、紵。厥貢:金、銀、紗、綾、蕉、葛、綿、綀、鮫革、藤紙、丹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