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



饒州鄱陽郡,上。土貢:麩金、銀、簟、茶。有永平監錢官。有銅坑三。戶四萬八百九十九,口二十四萬四千三百五十。縣四:鄱陽,(上。武德五年析置廣晉縣,隸浩州,八年州廢,省縣入焉。縣東有邵父堤,東北三里有李公堤,建中元年刺史李復築,以捍江水。東北四里有馬塘,北六里有土湖,皆刺史馬植築。)餘干,(上。武德四年置玉亭、長城二縣,七年省玉亭入長城,八年省長城入餘干。有神山。)樂平,(上。武德四年置,九年省,後復置。有金,有銀,有銅,有鐵。)浮梁。(上。本新平,武德四年析鄱陽置,八年省,開元四年復置,曰新昌,天寶元年更名。)

虔州南康郡,上。土貢:絲布、紵布、竹綀、石蜜、梅、桂子、斑竹。戶三萬七千六百四十七,口二十七萬五千四百一十。縣七:(有猶口鎮兵,有百丈戍。)贛,(上。)虔化,(上。有梅嶺山。)南康,(上。有錫。有大庾山。)雩都,(上。有金,天祐元年置瑞金監;有君山,有般固山。)信豐,(上。本南安,永淳元年析南康置,天寶元年更名。)大庾,(中。神龍元年析南康置。有鉛、錫。有橫浦關。)安遠。(中。貞元四年析雩都置。有鐵,有錫。)

吉州廬陵郡,上。土貢:絲葛、紵布、陟厘、斑竹。戶三萬七千七百五十二,口三十三萬七千三十二。縣五:廬陵,(緊。)太和,(上。武德五年置南平州,並置永新、廣興、東昌三縣。八年州廢,省永新、廣興、東昌入太和,來屬。有王山。)安福,(上。武德五年以縣置潁州,七年州廢,來屬。)新淦,(上。)永新。(上。顯慶二年析太和置。)

袁州宜春郡,上。土貢:白紵。有銅坑一。戶二萬七千九十三,口十四萬四千九十六。縣三:宜春,(上。有宜春泉,醞酒入貢;西南十里有李渠,引仰山水入城,刺史李將順鑿;有鐵。)苹鄉,(上。)新喻。(上。本作"渝",天寶後相承作"喻"。)

信州,上。乾元元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及建、撫之地置。土貢:葛粉。有玉山監錢官。有銅坑一,鉛坑一。縣四:上饒,(緊。武德四年置,隸饒州,七年省入弋陽,乾元元年復置,並置永豐縣,元和七年省永豐入焉。有金,有銅,有鐵,有鉛。)弋陽,(上。有銀。)貴溪,(中。永泰元年析弋陽置。)玉山。(上。證聖二年析常山、須江及弋陽置。有銀。)

撫州臨川郡,上。土貢:金絲布、葛、竹箭、朱橘。戶三萬六百五,口十七萬六千三百九十四。縣四:臨川,(上。有金,有銀。)南城,(上。武德五年析置永城、東興二縣,七年省。)崇仁,(上。武德五年析置宜黃縣,八年省。)南豐。(上。景雲二年析南城置,先天二年省,開元八年復置。)

潭州長沙郡,中都督府。土貢:絲葛、絲布、木瓜。戶三萬二千二百七十二,口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七。縣六:(有府一,曰長沙。有淥口、花石二戍,有橋口鎮兵。)長沙,(望。有金。)湘潭,(緊。本隸衡州,元和後來屬。有衡山。)湘鄉,(緊。武德四年析衡山置。)益陽,(上。武德四年析置新康縣,七年省。永泰元年,都督翟灌自望浮驛開新道,經浮丘至湘鄉。)醴陵,(中。武德四年析長沙置。有王喬山。)瀏陽。(中。景龍二年析長沙置。)

衡州衡陽郡,上。本衡山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麩金、綿紙。戶三萬三千六百八十八,口十九萬九千二百二十八。縣六:(有戎分、洞口、平陽三戍。)衡陽,(緊。本臨烝,武德四年置,七年省重安、新城二縣入焉。開元二十年更名。有西母山。)衡山,(上。本隸潭州,神龍三年來屬。有南嶽衡山祠。)常寧,(中下。本新寧,天寶元年更名。)攸,(中。武德四年置南雲州,又析置茶陵、安樂、陰山、新興、建寧五縣。貞觀元年州廢,省茶陵、安樂、陰山、新興、建寧,以攸來屬。)茶陵,(中。聖曆元年析攸因故縣復置。)耒陽。(上。本耒陰,武德四年更名。)

永州零陵郡,中。土貢:葛、笴、零陵香、石蜜、石燕。戶二萬七千四百九十四,口十七萬六千一百六十八。縣四:(有麻田鎮兵,有雷石、盧洪二戍。)零陵,(上。)祁陽,(上。武德四年析零陵置,貞觀元年省,四年復置。有鐵。)湘源,(上。有金,有鐵。)灌陽。(中。蕭銑析湘源置,武德七年省,上元二年復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