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傳第八十三



是年冬,立詹事院,以九思為丞,遂舉名儒上黨宋道、容城劉因、滕州夾谷之奇、鄆州李謙,分任東宮官屬。二十二年,皇太子卒,朝議欲罷詹事院。九思抗言曰:“有皇孫在,固宗社之所屬,人心之所系也。奈何為斯言乎?”眾韙之。

三十年,丞相完澤薦之曰:“昔妖僧之變,能審詐御賊者也。”遂拜中書左丞,兼詹事丞。明年,世祖崩,成宗好位,改詹事院為徽政院,以九思為副使。十一月,進資善大夫、中書右丞,兼領修《裕宗實錄》事。大德二年,拜榮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兼領微政院副使如故。五年,改授大司徒、微政院副使,領將作院事。賜小車得乘出入殿門,諭之曰:“朕知卿必以禮辭,誠念卿宮府舊臣,不忍卿步履之艱也,其毋辭。”既而又詔曰:“昔在東朝,卿於事無所違缺,朕素念之。今佐朕理天下如詹事,朕所望也。”時人榮之。六年,加光祿大夫,卒,六十一。追封魯國公,贈推誠翊亮功臣、太傅、上柱國,謚惠獻。

子金界奴,天曆三年為大都留守。文宗建奎章閣,金界奴為都主管公事,帝嘉其才,命為九思立神道碑,以寵之。歷官河南行省右丞。

郝彬,字景文,後改名元良,霸州信安人。年十六,為東宮宿衛。擢揚州路治中。宋末,鄞縣賊顧閏聚眾劫掠海上,宋霸縻以官,內附後益橫,彬討擒之。泰興人有被殺者,賊二年不獲,吏誣平人,獄已具。彬疑其誣,讞之,果得真賊。

二十二年,遷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核戶版,理屯田,諸廢修舉。改江淮財賦府總管府,掌東宮田賦,官屬皆以詹事奏授,不隸中書,往往為奸利誅求無厭。彬為總管,入見,請受憲司糾察以革私弊,罷所隸六提舉司以便民,從之。兩淮鹽課當天下之半,法日弊壞,以彬行戶部尚書經理之。彬請度舟楫所通,建六倉,煮鹽於場,運之,歲首聽群商於轉運司探倉籌買券,又定河商、江商市易之法,著為令。

大德中,入為工部尚書,改戶部尚書。至大元年,拜中書參知政事。俄以病自免歸。尚書省立,拜參知政事,辭不獲命。出為江西行省參知政事。三年,復為尚書參知政事。仁宗在東宮,彬懇辭至稱疾篤。時相強起之,彬堅臥一榻至數月。迨尚書省臣得罪,彬獨不與焉。家居七年,仁宗召為大司農卿,又固辭。延祐七年卒,年六十二。

彬從兄從,河間清鹽使。從子志善,監察御史。並有時名。

王伯勝,霸州文安人。兄伯順,給事內廷,為世祖所親幸,因以伯勝入見,命直宿衛。伯勝年十一,廣顙巨鼻,狀貌偉麗,帝顧謂伯順曰:“此兒當勝卿。”因賜名伯勝。帝嘗沃盥,水溫冷適當,問誰進者,內侍以伯勝對。帝曰:“此兒達人情,他日必知為政。”

至元二十五年,從征乃顏,以功授朝列大夫、拱衛直都指揮使。初,拱衛直隸教坊,市井無賴往往竄名衛卒,伯勝盡募良家子易之。大德五年八月,扈從上都天久雨,夜聞城西北有聲如戰鼓。伯勝出視,乃大水暴至,伯勝立具奮畚鍤,以土石,氈罽塞門,分決壕城,至旦始定,而民弗知。丞相完澤以聞,帝嘉之。以侍成宗疾,忤安西王,出為大寧路總管,伯順亦出為梁王傅。

武宗即位,召拜大都留守,兼少府監。大都土城,歲必蓑葦以御雨,日城地日堅,徒為勞費,伯勝奏罷之。

仁宗即位,敕百司改升呂級者悉復至元舊制,降授資政大夫,尋復進榮祿大夫,拜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遼陽俗陋敝,民不知學。伯勝增置州學子弟,擇名師教之。度田百頃,募民耕種,以給廩餼。歲大旱,禱雨立應,人謂之平章雨。廷祐二年,仍為大都留守,遼陽民具乞留,不得請,相與涕泣而去。三年,特授銀青榮祿大夫。

至治二年,賜金虎符,授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兼大都屯田事,仍大都留守。奉詔監修太廟及鹹寧殿。泰定三年卒。贈翊忠宣力保惠功臣、太保、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追封薊國公,謚忠敏。

長子恪,初名安童,累官兵部尚書、南台治書侍御史、僉宣徽院事。次馬兒,以宣武將軍襲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孫善果,襲伯順官,至大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