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一百八十七·列傳第八十四



自是累召皆不至。延佑六年,拜太子詹事,使者三往,乃起。常見上於嘉禧殿。上謂太保曲樞我曰:“此自世祖時效力潔淨人也。”命教太子,待以殊禮。泰定三年,以中書平章政事致仕。明年,卒於家,年九十二,追封齊國公,謚正獻。

李謙,字受益,鄆州東阿人。祖元,以醫著名。謙始就學,日記數千言,與徐世隆、孟祺、閻復齊名。為東平府教授,生徙四集,累官萬戶府經歷。先時,教授無俸,郡斂儒戶銀百兩為束修,謙辭不受。

翰林學士王磐以廉名聞,召為應奉翰林文字,一時制誥,多出共手,至元十五年,遷待制。扈駕至上都,賜銀壺、藤枕。十八年,遷直學士,為太子左諭德,侍裕宗於東宮。陳十事:曰正心,曰睦親,曰宗儉,曰幾諫,曰戢兵,曰親賢,曰尚文,曰定律,曰正名,曰革弊。裕宗崩,世祖又命傅成宗於潛邸,轉侍讀學士。帝飲群臣酒,謂謙曰:“聞卿不飲,然為朕強飲。”因賜葡萄酒一鍾曰:“此極醉人,恐汝不勝。”令近侍扶之出。二十六年,以足疾辭歸。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驛召至上都。既見勞曰:“朕知卿有疾,然京師去家不遠,且多良醫,能愈矢。卿當與謀國政,余不以勞卿也。”遷翰林學士。元貞初,引疾歸。大德六,召為翰林學士承旨,以年七十一,乞致仕。九年,又召遷。至大元年,給半俸。仁宗為皇太子,召為太子少傅,謙固辭。

仁宗即位,召舊臣十六人,謙居其首。乃力疾見帝於行在,疏言九事,曰:“正心術以正百官,崇孝治以先天下,選賢能以居輔相之位,廣視聽以通上下之情,恤貧乏以重邦家之本,課農桑以豐衣食之源,興學校以廣人材之路,頒律令使民不犯,練士卒使武備不弛。至於振肅紀綱、糾察內外,台憲之官尤當選素著清望、深明治體、不事苛細者為之。”帝嘉納焉。遷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致仕,賜銀一百五十兩,金織幣及帛各三匹。歸,卒於家,年七十九。

謙文章醇雅,不尚浮巧,學者宗之。子偘,官至大名路總管。

王約,字彥博,其先開封人,後徙家真定。約少從中丞魏初游,博覽經史,工文辭。至元十三年,翰林學士王磐薦為從事,承旨和魯火孫徒開府,奏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兼司徒府掾。既而辟中書掾,除禮部主事。

二十四年,拜監察御史,首請建儲及修國史。時丞相桑哥銜參政郭佑為中丞時奏劾盧世榮等,誣以他罪,約上疏直佑冤。轉御使台都事。南台待御史程文海入言事,多斥桑哥罪狀。桑哥怒,以約與之表里,奏請殺之,上不從。約以秦隴地遠,請立陝西行台,從之。出賑河間饑民,全活甚眾。

三十一年,遷中書右司員外郎。四月,成宗即位,條上二十二事,曰:“實京師,放差稅,開獵禁,蠲逋負,賑窮獨,停冗役,禁鷹房,振風憲,除宿蠹,慰遠方,卻貢獻,詢利病,利農民,勵學校,立義倉,核稅戶,重名爵,明賞罰,擇守令,汰官屬,定律令,革兩司。又請中書,外取信於行省,內責成於六部。調兵郎中,改禮部郎中。請復贈謚之典,付時政記於史館,立供需府以專供億,皆從之。拜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奉詔賑京畿東道饑民,因奏京東利病十事,請再發廩賑之。中書用其言,民困以蘇。高麗王日臣年老,傳國於太子謜,讒臣以飛語間之,及謜朝京師,留謜不遣。日臣復位,乃委用小人,淫刑厚斂。國人群訴於朝,使約驗問之。約至,諭之曰:“天地間至親者父子,至重者君臣。彼小人知自利,寧肯為汝家國地耶!日臣感泣,謝曰:“臣年耄,聽信憸邪,是以致此,今聞命矣。願奉表自雪,且請謜還國,奸臣黨與,悉聽使者治之。”翼日,約逮捕奸臣黨與,流二十二人,杖三人,黜有官者二人,命舊臣洪子藩為相,更其弊政,東民大悅。還報稱旨,降太常少卿。

尋詔約同宗正、御史讞獄京師,約辭職在奉祭祀,帝不允。乃閱諸獄,決二百六十六人,當死者七十二人,釋無罪者八十六人,平反十人,杖流八十人,因議鬥毆殺人者宜減死一等,著為令。浙民訟於台、省,獄久不決,命約訊之。約至杭,二十日而決,台省無異辭。使還,特拜刑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