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九十六·志第六十三



腰輿。制以香木。後背作山字牙,嵌七寶裝雲龍屏風,上施金圈焰明珠,兩傍引手。屏風下施雕鏤雲龍床。坐前有踏床,可貼錦褥一。坐上貂鼠緣金錦條褥,綠可貼方坐。

象轎。駕以象。凡巡幸則御之。

職官以下車輿,除不得用龍鳳外,一品至三品許用金裝飾銀螭頭繡帶青幔,四品五品用素獅頭繡帶青幔,六品至七品用素雲頭求帶青幔,庶人黑袖齊頭平頂皂幔。鞍轡,一品許飾以金玉,二品、三品飾以金,四品、五品飾以銀,六品以下飾以鍮石銅鐵。

中統元年九月,初置拱衛儀仗。至元八年,造內外儀仗。延祐七年十二月,英宗即位,始造鹵簿。平章政事拜住進鹵簿圖,帝以唐制用萬二千三百人為耗財,定大駕為三千二百人,法駕二千五百人。至治元年,鹵簿成。其目:曰儀仗,曰崇天鹵簿,曰外仗,曰儀衛。

皂纛,國語讀如禿。建纓於素漆竿,凡行幸。則先驅建纛,夾以馬鼓。居則置纛於月華門西之隅室。

絳麾,金塗竿,上施圓盤朱絲拂,三層,紫羅袋韜之。

金節,制如麾,入層,韜以黃羅雲龍袋。

引導節,金塗龍頭朱漆竿,懸五色拂,上施銅鈸。

朱雀幢,制如節而五層,韜以紅繡朱雀袋。

青龍幢,制如前,韜以碧繡青龍袋。

白虎幢,制如前,韜以素繡白虎袋。

玄武幢,制如前,韜以皂繡綢玄武袋。

犦槊,制如節。頂刻犦牛苜,有袋,上加碧油。

絳引幡,四角,朱綠蓋,每角垂羅文雜佩,繫於金銅鉤竿,竿以朱飾,懸五色間暈羅,下有橫木板,作碾玉文。

告止幡,緋帛錯彩為告止字,承以雙鳳,立仗者紅羅銷金升龍,余如絳引。

傳教幡,制如告止幡,錯綠為傳教字,承以雙白虎,立仗者白羅絳雲龍。

信幡,制如傳教幡,錯彩為信字,承以雙龍,立仗者繪飛鳳。

黃麾幡,制如信幡,錯彩為黃麾篆。

龍頭竿繡氅,竿如戟,無鈞,下有小橫木,刻龍頭,垂朱綠蓋,每角綴珠佩一帶,帶末有金銅鈴。

圍子,制以金塗攢竹杖,首貫銅錢,而以紫絹冒之。

副竿,制以木,朱漆之。

火輪竿,制以白鐵,為小車輪,建於白鐵竿首。輪及竿皆金塗之,上書西天咒語,帝師所制。常行為親衛中道,正行在劈正斧之前,以法佛衛,以祛邪僻,以鎮轟雷焉。蓋辟惡車之意也。

豹尾竿,制如戟,系豹尾,朱漆竿。

寶輿方案,緋羅銷金雲龍案衣,緋羅銷金蒙櫬復,案傍有金塗鐵鞠四,龍頭竿結緩二副之。

香登,朱漆案,黃羅銷金雲龍案衣,上設金塗香爐一、燭台二,案旁金塗鐵鞠四,龍頭竿結綬二副之。

香案,朱漆案,緋羅銷金雲龍案農,上設金香爐、合一,余同香登,殿庭陳設。則除龍頭竿結綬。

詔案,制如香案。

冊案,制如前。

寶案,制如前。

表案。制如香案,上加矮闌,金塗鐵鞠四,竿二副之,緋羅銷金蒙復。

禮物案,制如表案。

交椅,銀飾之,塗以黃金。

杌子,四腳小床,銀飾之,塗以黃金。

鳴鞭。綠柄,鞭以梅紅絲為之,梢用黃茸而漬以蠟。

鞭桶,制以紫絁表,白絹里,皮緣兩末。

蒙鞍,青綿緣,緋錦復。

水瓶,制如湯瓶,有蓋,有提,有嘴,銀為之,塗以黃金。

鹿盧,制如叉字,兩頭卷,塗金妝鈒,朱絲繩副之。

水盆,黃金塗銀妝鈒為之。

淨巾,緋羅銷金雲龍,有里。

香球,制以銀,為座上插蓮花爐,護士罩以圓球,鏤緦縵鏇轉文於上,黃金塗之。

香合,制以銀,徑七寸,塗黃金鈒雲龍於上。

金拂,紅秋牛尾為之,黃金塗龍頭柄。

唾壺,制以銀,寬緣,虛腹,有蓋,黃金塗之。

唾盂,制以銀,形圓如缶,有蓋,黃金塗之。

外辦牌,制以象牙,書國字,背書漢字,填以金。

外備牌,制如前。

中嚴牌,制如前。

時牌,制同外備而小。

板位,制以木,長一尺二寸,闊一尺,厚六分,自髹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