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十一·本紀第十一



十二月壬辰,昭文館大學士張文謙為樞密副使。乙未,徙瀛國公趙顯於上都。殺宋丞相文天祥。癸卯,定御史台選擇台臣格。征處士劉因為右贊善大夫,因以母老辭歸。中書右丞扎薩克為平章政事。罷南京屯田總管府。

二十年春正月丙辰朔,高麗國遣使賀正旦。己未,立皇后宏吉刺氏。癸亥,藥刺海以兵討亦奚不薛。乙丑,高麗國迫使貢方物。阿塔海復為征東行中書省左丞切。丙寅,發五衛軍征日本,以去歲河北、山東諸路旱,權停租稅勿征。仍諭管民官,水旱逾時不報,及按察司隨時檢察,皆罪之。壬申,移鞏昌按察司治甘州。行省古丞闍里帖木兒率三十五萬戶征日本。丁丑,場廷璧為宣慰使,招諭俱藍等國。壬午,畋於近郊。改廣東提刑按察司為海北廣東道,廣西按察司為海北廣西道,福建按察司為福建閩海道,鞏昌按察司為河西隴北道。

二月戊子,賜俱藍國王瓦你金符。癸巳,敕斡脫錢仍其舊。亦奚不薛降。庚子,省西州東西北三道宣慰司及潼川等路鎮守萬戶府,新軍總管府,威、灌、茂等州安撫司。辛丑,定軍官選格及官吏贓罪法。癸丑,諭中書省大事奏聞,小事便宜行之,毋稽緩。

三月丁巳,罷河西行御史台。立鞏昌等處行工部。罷泉州行中書省及福建市舶總管府。己未,罷安西行中書省,立行工部。乙丑,兀奴忽魯帶魯揚州罪囚。立雲南道提刑按察司。丙寅,車駕幸上都。丁卯,新會縣民林桂芳等作亂,偽號羅平國,伏誅。乙亥,阿塔海戍曲先,漢都魯迷失戍斡端。壬午,罷福建道宣慰司,復立行中書省於漳州。中書右丞張惠為平章政事,御史中丞也先帖木兒為中書左丞,並行中書省事。

夏四月丙戌,立別失八里、和林等處宣慰司。庚寅,藥刺海戍亦奚不薛。召也速答兒還成都。壬辰,都元帥張林、招討使張珪、總管朱清等從征日本。高麗國王王暙領征東行省,規畫日本事宜。癸卯,王暙為征東行中書省左丞相。庚戌,也速帶討山都掌蠻,平之,獲其酋得蘭紐,辛亥,麥術不等檢核萬億庫,請便蒙古人鞠其獲罪者。詔曰:“蒙古人為利所汨,亦異往日矣。其擇可任者使之。”

五月己未,罷五衛軍征日本。庚申,定江南民官及轉運司公田。丙寅,免江南租稅三之二。辛未,唆都等人占城,其王孛由補刺者吾遁,降璽書招諭之。甲戌,並江淮、雲南州縣。耶律老哥為中書參知政事。頒行宋文思院小口斛。立海西遼東道提刑按察司。己卯,宣慰使朱國寶率阿里海牙舊部討占城。

六月丙戌,甘州行省參知政事王椅為中書參知政事。己丑,增官吏棒。庚寅,定市舶抽分法。丙申,修大都城。辛亥,四川行省參知政事曲立古寺討平龍溪十八洞,以其酋長入朝。

秋七月丙辰,免骨嵬軍賦役。丙寅,立亦奚不薛宣慰司。壬申,亦奚不薛軍民千戶宋添富及順元路軍民總管阿里等降,立亦奚不薛總管府,以阿里為總管。丁丑,立鋪軍,捕淮西盜賊。

八月癸未,以明里察平章軍國重事。甲午,安南國遣使貢方物。濟州新開河成。立都漕運司。戊午,象山縣海賊尤宗祖降。丙寅,古答奴國因商人阿刺畏等內附。罷占城行中書省。辛未,廣東盜起。

冬十月壬辰,車駕至自上都。甲午,平章政事扎散為樞密副使。乙未,有事於太廟。庚子,建寧路總管黃華叛,偽稱宋祥興五年,卜鄰吉帶、史弼等合討之。耶律鑄罷。癸卯,造船於新開河,以分海運。己酉,金河西質子充軍。癸丑,總管陳義自備海船三十艘征日本,授義萬戶,佩虎符。壬戌,復立南京宣慰司。戊寅,禁雲南軍官沒良民為奴及黥其面。

十二月壬辰,以中書參知政事溫迪罕、中書參議禿魯花廉貧,賜鈔旌之。丙午,罷都雲南都元帥府。敕大官質子赴京師,著為令。北勝州洞蠻叛,雲南行省阿合八失討平之。

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卯,右丞相和禮霍孫率百官上尊號曰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諸王百官朝賀如朔旦儀。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