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六十一·志第二十八



怯憐口諸色人匠提舉司二。秋正五品。各設達魯花赤一員,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吏目一員。至治三年置。

長寧寺。秩正三品。掌英宗速哥八刺皇后位下戶口、錢糧、營繕等事。卿六員,正三品。少卿二員,從四品。丞二員,從五品。經歷、知事各一員。至治三年置。

長慶寺。秩正三品。掌成宗斡耳朵及常歲管辦禾矢房子、行幸怯薛台人等衣糧之事。卿六員,少卿二員,丞一員。品秩同前。經歷、知事各一員,泰定元年,罷中瑞司,置寺。

寧徽寺。秩正三品。隸八不沙皇后位下。卿六員,少卿四員,丞二員。品秩同前。經歷、知事各一員。天曆二年置。

延徽寺。秩正三品。掌懿憐質班皇帝斡耳朵。卿、少卿、丞。品秩同前。至元六年,依累朝故事置。

太府監。秩正三品。領左右藏等庫。太卿六員,正三品。太監六員,從三品。少監五員,從四品。丞五員,正五員。經歷、從七品。知事、從八品。照磨各一員,中統四年置。至元四年,為宣徽太府臨。八年,升正三品。大德九年,改為院。秩從二品。院判參用宦者。至大四年,復為監,定置諸員如上。

內藏庫。秩從五品。掌出納御用諸王緞匹等物。提點四員。從五品。大使二員,正六品,副使二員,正七品。至元二年,置署上都。十九年,置署大都,以宦者領之。復有行內藏,二十八年省之,止存內藏及左右二庫。

右藏。提點四員,大使二員,副使二員。品秩同前。掌收支金錢寶鈔、只孫緞匹、水晶瑪瑙玉諸物。至元十九年置。

左藏。提點四員,大使二員,副使二員。品秩同前,掌收支常課和買紗羅帛絹諸物。至元十九年置。至元二十九年,立司籍庫,隸太府監,儲物之籍入者。元貞元年罷。

度支監。秩正三品。掌給馬駝芻粟。卿三員,正三品。太監二員,從三品。少監三員,從四品。丞二員,從五品。經歷二員,知事一員,提控安牘一員,照磨兼管勾一員。元初,置勃可孫。至元八年,以重臣領之。《元典章》:勃可孫主事從七品,照磨兼發架閣庫從八品。十三年,省孛可孫以宣徽兼其任。大德九年,廢孛可孫,存十二員。至大二年,從尚書省請。廢孛可孫,改立度支院。秩正二品。設同知、僉院、院判等管。四年,改為監。利用監。秩正三品。掌出納皮貨衣物。卿八員,正三品。太監五員。少監五員,從四品。丞四員,正五品。經歷、知事、照磨、管勾各一員。至元十年,改資用庫為利用監。二十年罷。二十六年,復置。秩從三品。二十九年升正三品。大德十一年,氦為院,升秩正二品。至大四年,復為監。

資用庫。秩從五品。提點二員,從五品。大使三員,正六品。副使五員。正七品。至元二年置,隸太府。十年,改隸利用監。

怯憐口皮局人匠提舉司。秩正五品。《元典章》作從五品。提舉二員,同提舉一員。正七品。《元典章》:怯憐口皮局副提舉。正八品。提控案犢一員。中統元年置局,至元六年改提舉司。

雜造雙線局。秩從八品。《元典章》作正八品。造皮貨鷹帽等物。大使、副使、直長、典史各一員。

熟皮局。掌熟野獸皮貨等物,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至元十年置。

軟皮局。掌細毛銀鼠諸色皮貨,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至元二十五年置。

斜皮局。掌熟造各色野馬皮胯,副使一員。至元二十年置。

貌鼠局提舉司。秩正五品。提舉、同提舉、正六品。副提舉正八品。各一員。至元二十年置。

貌鼠局。副使二員,直長一員。至元十九年置。

染局。副使一員,直長、管勾各一員。至元二十年置。

熟皮局。秩從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員。至元六年置。

中尚監。秩正三品。掌大斡耳朵位下怯憐口及領資成庫氈作,供內府陳設帳房車輿雨衣之用。卿八員,正三品。太監二員,從三品。少監二員,正四品。丞二員,正五品。經歷、知事、照磨各一員。至元十五年,改資成庫為尚用監《元典章》:用監太監正四品,丞正六品。二十年罷。二十三年改置中尚監。三十年分置兩都、灤河三庫。怯憐口等九司局,而總領之。至大元年,升為院。秩正三品。四年復為監,參用宦者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