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六十·志第二十七



織染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二十三年,提舉司為綾錦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八年置。九年。以招收析居放良、還俗憎道為工匠二百八十有二戶,教習織造之事。紋錦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八年,設長官十二年,以諸人匠賜東宮。十三年罷長官,改設大使、副使。

中山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十二年罷真定局。從七品。大使一員。中統元年置。至元十六年,以賜東宮。

宏州蕁麻林局納失二局。秩從七品。各設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十五年置。十六年,並為一局。三十一年,徽政院以兩局相去一百餘里,復分二局。

大名織染雜造兩提舉司。秩正六品。至元二十一年置,各置提舉、同提舉、副提舉一員。三十年,增置雜造達魯花赤一員。

供用庫。秩從九品。大使、副使各一員,受徽政院札。元初為綾錦總庫,至元二十一年改供用庫。

管領諸路打捕鷹房納綿等戶都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都總管一員,正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治中一員,從五品。府判一員,從六品。經歷、知事、提控案牘各一員。掌人匠一萬三千有奇,歲辦稅糧皮貨采捕野物以供內府。至元十二年,賜東宮位下。十六年,立都總管府以治之。三十一年,隸徽政院。至大四年,隸崇祥院。延佑六年,又隸詹事院。天曆元年,隸儲慶司。至順元年,改隸宮相府。宮相府罷,屬郁總使司。凡屬於本總管府者;管領上都等處打捕鷹房納綿等戶,大使、司大使、副使各一員;管領順德等處打捕鷹房納棉等戶提領所,達魯花赤一員,提領、副提領各一員。管領冀寧等處,大都左右巡院等處,固安等處,中山等處,濟南等處,順德等處,益都等處,大同等處,濟寧等處,興和等處,晉寧等處,檀州等處,大寧等處,薊州等處,真定等處,趙州等處。保定等處,冀州等處,汴粱等處,打捕鷹房納棉等戶提領所。凡十九處。提領、副提領各一員。管領順州稻田提領所,提領、副提領各一員。管領懷慶稻田提領所,提領一員。廣衍庫,大使管領。滑山炭場所,大使一員。

繕工司。秩正三品。卿二員,少卿二員,丞二員,經歷、知事、照磨兼提控案牘、管勾承發架閣各一員,掌人匠營造之事。天曆二年廣。其屬曰:

金玉珠翠提舉司。達魯花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吏目一員。後至元元年罷。

曰:大都織染提舉司。提舉二員,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吏目一員。

曰:大都雜造提舉司。達魯花赤、提舉、提同舉、副提舉各一員,吏目一員。

曰:富昌庫。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內史府。秩正二品。內史九員,正二品《元典亨》作從二品。中尉六員,正三品。《元典章》作從三品。司馬四員,正四品。《元典章》作從四品。咨議二員,從五品。記室二員,從六品。照磨兼管勾承發架閣庫一員。從八品。至元三十年,封晉王於太祖四斡耳朵之地,改正博為內史,秩從二品。置官十四員。大德元年,增內史一員。至大元年,升正二品。給印分司京師,並分置官屬。延佑三年,置晉王部斷事官四員,都水太監四員,省卿一員。

延慶司,秩正三品。掌王府祈禱之事。使三員,正三品。同知二員,正四品。典薄一員。從七品。至元二十九年置,未幾罷。大德三年,復置。十一年。升正二品。至大四年,改都功德使司。延佑三年,復為延慶司。《元典章》延慶司使,正三品。舊紀:至大三年,升秩正二品。

斷事官。秩正二品。理王府之詞訟。斷事官十六員,正三品。經歷一員,知事一員。

典軍司。秩從七品。掌控鶴百二十六人,典軍一員,副使二員。大德四年置。

隨路諸色民匠打捕鷹房都總管府。秩正三品。總四斡耳朵位下戶計民匠造作之事。達魯花赤二員,正三品。都總管一員,正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副總管二員,從五品。經歷、知事、提控案牘各一員。至元二十四年置。官吏不入常調。凡斡耳朵之事,復置四總管分掌之。至順元年,立諸色民匠打捕鷹房都總管府,秩正二品。疑罷而復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