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



十六日 早飯於寶華。下山五里,出大路,又五里,出峒前嶺。望東北鳳凰諸石峰在三十里外,令人神飛。而屢詢路遠,不及往返,南寧舟定於明日早發,遂下山。西五里抵州門,由上渡渡江入舟。

十七日 平明發舟,雨色淒淒,風時順時逆。舟西南行三十里,江口有小水自江南岸入,江名南江。舟轉北行,又十里抵陳步江,(在江南岸,通小舟。內有陳步江寺,亦建文君所棲。)〔欽州鹽俱從此出。〕泊於北岸。是日共行四十里。(靜聞以病後成痢,堅守夙戒,恐污穢江流,任其積垢遍體,遺臭滿艙。不一烷濯,一舟交垢而不之顧。)

十八日 晨餐始發舟。初猶雨色霏霏,上午乃霽。舟至是多西北行,而風亦轉逆。山至是皆土山繚繞,無復石峰嶙峋矣。〔蓋自入鬱江,惟鳳凰山石崖駢立瞰江,余皆壤阜耳。〕二十里,飛龍堡,又十里,東隴堡,又五里,泊於江之左岸。其處在火煙驛下流五里土山之上,有盤石平亘,若懸台中天,擎是向空,亦一奇也。是日行三十五里。

十九日 平明行。五里過火煙驛,是為永淳縣界。於是舟轉北行,歷十二磯焉。磯在江右涯,盤石斜疊,橫突江畔。蓋自橫以來,山石色皆赭黯,形俱盤突,無復玲瓏透削之狀矣。共十五里,綠村。舟轉東北,又十里,三洲頭。又五里,高村,轉而東南,乃掛帆焉。三里,復轉東北,又五里,轉而東。又二里,抵永淳之南門而泊。是日行四十五里。

永淳踞掛榜山而城。鬱江自西北來,直抵山下,始東折而南,仍環南門西去。當城之西,只一脊過脈,脊北則來江,脊環則去江,相距甚近。脊之東北,石崖圓亘,峙為掛榜山,而城冒覆蓋其上,江流四面環之,旁無餘地。

二十日 舟泊而候人,上午始行。乃北繞永淳之東,鏇西繞其北,幾環城之四隅,始西北行。十五里,鹿頸堡,已過午,始轉而西,乃掛帆焉。於是兩岸土山復出,江中有當流之石。五里,西南行。又十五里,伶俐水,有埠在江北岸,舟人泊而市薪。風雨驟至,迨暮而止。復行五里而泊。是日行四十里。

二十一日 雞再鳴即行,五里而曙。西南二十里,過大蟲港,有港口在江北岸。轉而南五里,又西五里,午過留人峒,有石聳立江右,宛若婦人招手留房者。石當山回水曲處,故曰峒,又北曲而西,五里,過蓑衣灘,又十里,轉而北行,則八尺江自西來人。〔江發源自欽州,通舟可抵上思州。〕八尺之北,大江之西,巡司名八尺,驛又名黃范。宿於左峰。

二十二日 平明,由黃范北行五里,上烏洴灘。江流至灘分一支西出八尺。舟上灘,始轉而西,漸復西南。二十里,有土山兀出北岸,是為清秀山,上有浮屠五級出青松間,乃南寧東南水口也:又西五里,為私鹽渡。又西五里,上一灘,頗長,有石突江西岸小山之上,下有尖座,上戴一頂如帽,是為豹子石。舟至是轉而北,又十里過白灣,山開天闊,夾江多聚落,始不似遐荒矣。轉而南三里,為坪南,江南岸村聚甚盛。又西三里,泊於亭子渡。

二十三日 昧爽行,五里,抵南寧之西南城下。

((自此至九月初八日紀俱缺。霞客自標簡端云:“莊雜剡包根內。”遍搜遺帙,並無雜剡。計其時俱在南寧。嗟嗟!南寧一郡之名勝,霞客匝月之遊蹤,悉隨斷簡銷沉。繕寫至此,安得起九原而問之!夢良記。))

九月初九日 西過鎮北橋關帝廟,西行三里,抵橫塘,東望望仙坡東西相距,於是西折行五里,望羅秀已在東北,路漸微。稍前始得一溪,溪水小於武江,而急流過之。渡溪始北行,二里,西去為申墟道,北去為羅賴村,已直逼西山東麓矣。返轉東北又二里,過赤土村之西,有小水自西而東瀠山麓,繞赤土下中墟。越澗登山,越小山一重,內成田峒。又越峒過小橋而上,其路復大。路左有寺,殿閣兩重甚整,望之無人,遂賈餘勇先直北躋嶺。嶺西有澗,重山自西高峰來,即馬退山夾而成者。一里,登越山坳,蓋大山西北自思恩來,東西環繞如城,迤邐自西南走東北,而西南最高者為馬退。又東,駢峰雜突,皆無與為並。而羅秀在其東,聯絡若一山,而峰岫錯落,路亦因之。路抵中峰,忽分為二:左向西北者,為武緣道;右走直北者,為下山間道。二道界一峰於中,則羅秀絕頂也。時余未識二道所從,坐松陰待行人,過下午而無一至者。以右道幽地,從之北出拗,而見其下嶺,乃謀返轅,念峰頂不可不一登,即從其處南向上。其頂西接馬退,東由黃范北走賓州。蓋其脈自曲靖東山而來,經永寧、泅城、思恩至此,東至於賓,乃南峙為貴縣北山,又東峙為潯州西山,而始盡焉,南寧之脈,自羅秀東分支南下,岡陀蜿蜒數里,結為望仙坡,郡城倚之。又東分支南下,結為青山,為一郡水口。青山與馬退東西對峙,後環為大圍,中得平壤,相距三十里,邊境開洋,曾無此空闊者。從頂四望,惟北面重峰叢突,萬瓣並簇,直連武緣,然皆土山雜沓,無一石峰界其間,故青山豹子遂為此巨擘。從頂西下武緣道,坳間北望,寥寂皆無可停宿處。乃還從岐約一里下,從路旁人羅秀寺,空無人,為之登眺徘徊。又一里,下至前田峒,由其左循大道,共二里,抵赤土村,宿於陸氏。

((是紀一則,於亂帙中偶得之,胡塗之甚,不知其紀何日,觀《獨登羅秀詩》,知為重陽日記。錄之以志此日之遊蹤。不與前後俱沒。若雲登高作賦,不負芳辰,則霞客無日非重九矣。夢良又記。)(以下九月初十日至二十一日游南寧日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