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六 起上章涒灘正月,盡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蒙古燕京諸路總管高天錫,謂左丞張文謙等曰:“農桑者,衣食之本。不務本,則衣食不足,教化不行。古之王政,莫先於此,願留意焉。”文謙等以聞。詔立勸農事,以天錫為中都、山北道巡行勸農使,陳邃、崔斌、成仲寬、鈕祜祿從中為濱、棣、平陽、濟南、河間勸農使,李士勉、陳天錫、陳膺武、蒙古岱為邢、洛、河南、東平、涿州勸農使。

己酉,蒙古封順天萬戶張柔為安肅公,濟南萬戶張榮為濟南公。

是月,蒙古頒斗斛衡量。

九月,庚申朔,蒙古奉遷祖宗神主於聖安寺。

辛酉,詔:“湖、秀二郡水災,守令其亟勸分監司申嚴荒政。”

癸亥,蒙古邢州安撫使張耕請老,詔以其子鵬翼代之。

蒙古大司農姚樞上言曰:“在太宗世,詔孔子五十一代孫元措仍襲衍聖公;卒,其子與族人爭求襲爵,訟之藩邸,帝時曰:‘第往力學,俟有成德達才,我則官之。’又,曲阜有太常雅樂,憲宗命東平守臣輦其歌工、舞郎與樂色、俎豆至日月山,帝親臨觀,飭東平守臣,員闕充補,無輟肄習。且陛下閔聖賢之後《詩》、《書》不通,與凡庶等,既命洛士楊庸選孔、顏、孟三族秀異者教之,請真授庸教官;王鏞練習故實,宜令提舉禮樂。”從之。

李庭芝言蒙古使郝經久留真州;乙亥,帝趣與錫賚。

癸未,蒙古用王鶚言,立諸路提學校官,以王萬慶、敬鉉等三十人充之。

是秋,蒙古洪俊奇訴其父福源之冤,蒙古主憫之,諭曰:“汝父方加寵用,誤掛刑章,故於已廢之中,庸沛維新之澤。可就帶元降虎符襲父職,管領歸附高麗軍民總管。”

冬,十月,丙午,以何夢然同知樞密院事。

甲寅,皇太子擇配,帝詔其母族全昭孫之女擇日入見。寶祐中,昭孫歿於王事,全氏見帝,帝曰:“爾父死可念!對曰:“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帝曰:“即此語可母天下。”迨丁大全用事,以臨安尹顧{山品}女為議。大全敗,乃有是命。

丙辰,同知樞密院事沈炎罷。

蒙古修燕京舊城。

蒙古主以額埒布格違命,自將討之。十一月,壬戌,與戰於實默圖諾爾之地。諸王哈坦等斬其將多爾濟及兵三千人,塔齊爾等分道奮擊,大破之,追北五十里。蒙古主率諸軍躡其後,合三路蹙之,其部將多降,額埒布格北遁。

蒙古左右司郎中賈居貞從北征,每陳說《資治通鑑》,雖在軍中,未嘗廢書。一日,蒙古主問郎俸幾何,居貞以數對。蒙古主謂其太薄,敕增之。居貞辭曰:“品秩宜然,不可以臣而紊制。”僧子聰奏居貞為參知政事,又辭,曰:“它日必有由郎官援例求執政者,將何以處之?”不拜。

甲戌,資政殿學士趙汝騰卒,謚忠靖。

丁丑,以馬光祖提領戶部財用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癸未,封全氏為永嘉郡夫人。

蒙古罷十路宣撫使,止存開元路。

十二月,庚寅,蒙古封皇子珍戩為燕王,領中書省事。

甲午,以皮龍榮權知樞密院事,何夢然參知政事,馬光祖同知樞密院事,仍兼知臨安府。

蒙古主還中都,命太常少卿王鏞教習大樂。

壬寅,簽書樞密院事江萬里罷。萬里在賈似道幕下最久,雖俯仰容默,然性峭直,臨事不能無言。似道常惡其輕發,故不能久於其位。

蒙古初立宮殿府,秩正四品,專職營繕。

癸卯,冊永嘉郡夫人全氏為皇太子妃。

景定三年蒙古中統三年

春,正月,戊子朔,詔申飭百官盡言,命量移丁大全、吳潛黨人,仍永不錄用。

癸亥,蒙古修孔子廟成。

甲子,福建安撫使馬天驥進資政殿學士,職任依舊。

丁卯,以善諮嗣濮王。

庚午,詔曰:“在昔趙普有翼戴之元勛,則賜宅第;文彥博有弼亮之偉績,則賜家廟。今丞相賈似道,身任安危,再造王室,其元勛偉績,不在普、彥博下;宜賜第宅、家廟。”遂給緡錢百萬,建第於集芳園,就置家廟。

甲戌,劉整率所部朝於蒙古。呂文德遂復瀘州,詔改為江安軍,文德進開府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