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三 起閼逢執徐正月,盡強圉協洽十二月,凡四年



癸亥,置崑山、嘉定等處水軍上萬戶府。

甲子,倭商有慶等抵慶元貿易,以金鎧甲為獻。命浙江行省平章阿喇卜丹等備之。

是月,鄭州暴風雨雹,大若雞卵,積厚五寸,麥及桑棗皆損;蠲今年田租。

五月,癸未,詔:“西番僧往還者,不許馳驛,給以舟東。”

禁御史台、宣慰司、廉訪司官毋買鹽引。

乙酉,遣高麗國王王昛還國,仍置征東行省鎮撫之。

丁亥,詔右丞相哈喇哈斯、達喇罕、左丞相阿固台等整飭庶務;凡銓選錢穀等事,一聽中書裁決,百司勤怠者,悉以名聞。

六月,癸卯,御史台言:“江南行台監察御史嘉琿,劾江浙行省宣使李元不法。行省亦遣人摭拾嘉琿不令檢核案牘。”中書省復言嘉琿等不循法度,擅遣軍士守衛其門,搒掠李元,誣指行省等官不法事。詔省、台及額爾克達嚕噶齊同訊之。

壬戌,來安路總管岑雄叛,湖廣行省遣宣慰副使呼圖嚕特穆爾招諭之。雄令其子世堅來降,賜衣物遣之。

秋,七月,辛巳,宣德等處雨雹害稼。大同之渾源隕霜殺禾。平江大風海溢,漂民廬舍。

八月,壬寅,開成路地震,王宮及官民廬舍皆壞,壓死故秦王妃等五千餘人;以鈔萬三千六百餘錠、糧四萬四千餘石賑之。

先是,命江浙行省製造宣聖廟樂器,以宋舊樂工施德仲審校應律,運至京師。丁巳,京師文宣王廟成,行釋奠禮,牲用太牢,樂用登歌,製法服三襲;命翰林院定樂名、樂章。

是秋,遼陽行省右丞洪萬罷,以其叔君祥代之。君祥請於朝,宜新省治,增巡兵,置儒學提舉官、都鎮撫等員,以興文教,修武備。既而事不果行。

陝西飢,省、台議請賑於朝,安西路總管趙世延曰:“救荒如救火,願先發廩以賑。朝廷若不允,世延當傾財若身以償。”省、台之從,所活者眾。

世延嫻習官政,其始除總管也,前政壅滯者三千牘,世延既至,不三月,剖決殆盡。

冬,十月,丁未,有事於太廟。

丁卯,安南遣使貢方物。

青山叛蠻來附。

吳江洲大水,民乏食,發米萬石賑之。

十一月,己巳,帝至自上都。

十二月,乙卯,帝寢疾,禁天下屠宰四十二日。

內侍李邦寧,錢塘人,宋故小黃門也,宋亡,從瀛國公入見,世祖命給侍內庭。警敏稱上意,令學國書及諸番語,即通解,遂見親任。帝即位,進太醫院使。自帝初得疾至此,不離左右者十餘月。

癸亥,瓊州臨高縣那篷洞主王文何等作亂,伏誅。

阿裕爾巴里巴特喇至懷州,所過郡縣供帳華侈,悉令撤去,嚴飭扈從毋擾民,民皆感悅。

是歲,大都留守鄭制宜卒。帝遇制宜特厚,每侍宴,輒不敢飲,終日無惰容。帝察其忠勤,屢賜內醞,輒持以奉母。帝聞之,特封其母蘇氏為潞國夫人。及制宜歿,追封澤國公,謚忠宣。

大德十一年年

春,正月,丙辰朔,帝大漸,免朝賀;癸酉,崩於玉德殿,國語稱鄂勒哲圖皇帝。

帝承世祖混一之後,善於守成;惟末年連歲寢疾,凡國家政事,內則決於宮壺,外則委於宰臣,幸去世祖未遠,守其成憲,不至廢墜。

乙亥,靈駕發引,葬起輦谷,從諸帝陵。

皇后巴約特氏,以己嘗謀出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及其母居懷州,至是恐其兄懷寧王哈尚立,必報前怨,乃命召安西王阿南達入京師,欲立之。左丞相阿固岱、平章賽音諤德齊、巴特瑪琳沁、巴延及諸王莽賴特穆爾陰左右之,謀斷哈尚歸路,奉皇后垂簾聽政,立安西王輔之。於是,阿固岱以祔廟及攝位事集廷臣議之,太常卿田忠良、御史中丞何瑋皆執不可,阿固岱變色曰:“制自天降耶?公等不畏死,敢沮大事!”瑋曰:“死畏不義爾;苟死於義,何畏!”議遂寢。

右丞相哈喇哈斯收百司符印,封府庫,稱疾,守宿掖門,內旨日數至,皆不聽。眾欲害之,未敢發。懷寧王適遣哈喇托克托計事京師,哈喇哈斯令急還報,復遣使南迎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於懷州。

使至懷州,阿裕爾巴里巴特喇疑未行,其傅李孟曰:“支子不嗣,世祖之典訓也。今宮車晏駕,大太子遠在萬里,宗廟社稷危疑之秋,殿下當奉大母急還宮庭,以折奸謀,安人心;不然,國家安危,未可保也。”阿裕爾巴里巴特喇猶豫未決,孟復進曰:“邪謀得成,以一紙書召還,則殿下母子且不自保,豈暇論宗族乎!”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大悟,乃奉其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