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三 起閼逢執徐正月,盡強圉協洽十二月,凡四年



托克托馳至大都,具道哈尚言,妃愕然曰:“修短之說,雖出術家,為太子周思遠慮,乃出我深愛。今大憝已除,諸王大臣議已定,太子不速來何為!汝所致言,殆有讒間。汝歸,為我彌縫之而趣其來。”先是,妃以懷寧王不至,復遣阿實克布哈迎之,備道安西謀變始末及太弟監國與諸王群臣推戴之意。至是托克托繼往,行至中道,懷寧王輿中望見之,趣使同裁。托克托備述妃言,懷寧王大感悟,及是至上都,以阿實克布哈為平章政事,遣還報兩宮。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即侍其母來會於上都,廢皇后巴約特氏,出居東安州,殺之。誅安西王阿南達及諸王莽賚特穆爾。

甲申,懷寧王即皇帝位。詔曰:“昔我太祖皇帝以武功定天下,世祖皇帝以文德洽海內,列聖相承,丕衍無疆之祚。朕自先朝,肅將天威,撫軍朔方,殆將十年;親御甲冑,力戰卻敵者屢矣。方諸蕃內附,邊事以寧,遽聞宮車晏駕。乃有宗室、諸王、貴戚、元勛,相與定策於和林,鹹以朕為世祖曾孫之嫡,裕宗正派之傳,以功以賢,宜膺大寶。朕謙上未遑,至於再三。還至上都,宗親、大臣復請於朕。間者奸臣乘隙,謀為不軌,賴祖宗之靈,母弟阿裕爾巴里巴特喇稟命太后,恭行天罰。內難既平,神器不可久虛,宗祧不可乏祀,合詞勸進,朕勉徇輿情,於五月二十一日即皇帝位。其與民更始,可大赦天下。”

是日,追尊考曰順宗皇帝,母元妃鴻吉哩氏曰皇太后。

壬辰,加知樞密院事托多爾海太傅,中書右丞相哈喇哈斯、達喇罕太保,並錄軍國重事;知樞密院事塔喇海為中書左丞相,預樞密院、宣徽院事;同知徽政院事綽和爾、額爾克達嚕噶齊阿實克布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莽賚布哈並為中書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左丞劉正為中書左丞,中書右丞、行御史中丞塔斯布哈為御史大夫。

是月,建州大雨雹。

六月,癸巳朔,詔立母弟阿裕爾巴里巴特喇為皇太子,受金寶。

甲午,建中都,立宮闕。

遺使四方旁求經籍,識以玉刻印章,命近侍掌之。有進《大學衍義》者,命王約等節而譯之。皇太子曰:“治天下,此一書足矣。”因命與《圖像孝經》、《列女傳》並刊行,賜臣下。

翰林學士閻復陳三事,曰:惜名器,明賞罰,擇人材,言皆剴切。未幾,遙授平章政事。復力辭,不許;上疏乞骸骨,詔從其請。

丁酉,中書右丞相哈喇哈斯、左丞相塔喇海言:“臣等與翰林、集賢、太常老臣集議,皇帝嗣登寶位,詔追尊皇考為皇帝。皇考,大行皇帝同母兄也;大行皇帝祔廟之禮尚未舉行,二帝神主,依兄弟次第祔廟為宜。今擬請謚皇考昭聖衍考皇帝,廟號順宗;大行皇帝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太祖之室居中,睿宗西第一室,世祖西第二室,裕宗西第三室;順宗東第一室,成宗東第二室。先元妃鴻吉哩氏宜謚曰真慈靜懿皇后,祔成宗廟室。”制可之。

初,累朝皇后既崩者,猶以名稱,未有諡號。禮部主事曹元用言:“後為天下母,豈可直稱其名!宜加徽號,以彰懿德。”至是皇后上謚,用元用之言也。

壬寅,塔喇海加太保、錄軍國重事、太子太師。

癸卯,置詹事院。

乙巳,中書省言:“中書宰臣十四員,御史大夫四員,前制所無。”詔與翰林、集賢諸老臣議擬以聞。

壬子,封皇妹為魯國大長公主,駙馬琱阿布喇為魯王。

甲寅,敕內郡、江南、高麗、四川、雲南諸寺僧誦《藏經》,為三宮祈福。

丙辰,御史大夫塔斯布哈言:“舊制,內外風憲官有所彈劾,諸人勿預;而近有受贓為監察御史所劾者,獄具,夤緣奏請,託言事入覲以避其罪。臣等以為今後有罪者,勿聽至京,待其對辨事竟,果有所言,方許奏陳。”從之。

戊午,進封高麗國王王昛為瀋陽王,加太子太傅。

秋,七月,癸亥朔,封諸王圖喇為越王。

初,皇太子入定內難,阿固岱有勇力,人莫能近,諸王圖喇實手縛之,故有是命。哈喇哈斯力爭,以為:“舊制,非親王不得加一字之封。圖喇疏屬,豈可以一日之功,廢萬世之制!”帝不聽。因喇因譖於帝曰:“安西謀幹大統時,丞相亦曾署其牘。”未幾,罷為和林左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