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六 起屠維單閼正月,盡旃蒙作噩十二月,凡七年



壬辰,立曹南王阿喇罕、淮安王巴延、河南王阿珠祠堂。

壬寅,滿濟勒噶台辭右丞相職,仍為太師;以托克托為中書右丞相,宗正達嚕噶齊特穆爾布哈為左丞相。

滿濟勒噶台使人於通州開酒館、糟房,日賣至萬石,又廣販長蘆、淮南鹽,托克托不以為然,屬參政佛家律曰:“吾父喜君,君所言無不聽,盍諫吾父使解職!不然,人將議我家逐其兄而攘其位,眾口甚可畏也。”佛嘉律如其言,乘間諷之。滿濟勒噶台遂辭職家居,而托克托代其位。

是月,河南府宜陽等縣大水,漂沒民廬,溺死者眾;人給殯葬鈔一錠,仍賑義倉糧兩月。

十一月,辛未,以孔克堅襲封衍聖公。

十二月,詔復行科舉。國子監積分生員,三年一次,依科舉入會試,中者取一十八人。初,中書參知政事阿榮,精於數學,逆推多奇中。天曆三年,策士之日,與虞集會於直廬,語集曰:“更一科後,科舉當輟,輟兩科而復,復則人材彬彬大出矣。”已而果然。

戊子,罷天曆以後增置官屬。初,文宗設太禧宗禋等院及奎章閣、藝文監,至是大臣議悉革罷。翰林學士承旨庫庫曰;“民有千金之產,尚設家塾以延館客,堂堂天朝,一學房乃不能容耶?”帝然之,改奎章閣為宣文閣,藝文監為崇文監,就命庫庫董治,餘悉罷之。庫庫又請置檢討等職十六員以備進講,帝皆俞允。

虞集既謝病歸,帝嘗遣使賜上尊酒,金織文錦二,召還禁林。集病作,不能行,屢有敕即家撰文以褒錫勛舊,至是侍臣有以舊詔為言者,帝不怪曰:“此我家事,豈由彼書生耶?”

是歲,立奇氏為第二皇后。後,高麗人,徽政院使圖們岱爾進為宮女,主供茗飲以事帝,性潁黠,日見寵幸。奇徹皇后方驕妒,數箠辱之。奇徹後既遇害,帝欲立之,丞相巴延爭不可。巴延死,實喇卜遂請立為第二皇后,居興聖宮,置資正院使以掌其財賦。後無事則取《女孝經》、史書,訪問歷代皇后之有賢行者為法。四方貢獻,或有珍味,輒先遣使薦太廟,然後敢食。奇氏在高麗家微,用後貴,三世皆追封王爵。

至正元年辛巳,一三四一年

春,正月,己酉朔,詔改至元七年為至正元年,與天下更始。

癸亥,詔天壽節禁屠宰六日。

是月,命右丞相托克托領經筵事。

免天下稅糧五分。

命永明寺寫金字經一藏。

二月,印造至元鈔九十九萬錠,中統鈔一萬錠。

三月,己未,汴梁地震。

夏,四月,丁丑,道州土賊蔣丙等反,破江華縣,掠明遠縣。

戊寅,彰德有赤風自西北起,忽變為黑,晝晦如夜。

庚寅,帝幸護聖寺。

命中書右丞特穆爾達實為平章政事,阿嚕為右丞,許有壬為左丞。特穆爾達實,國王托克托之子也。巴延罷相,庶務多所更張,特穆爾達實盡心輔贊,每入番直,帝為出宿宣文閣,賜坐榻前,詢以政道,必夜分乃罷。

己亥,立吏部司績官。

庚子,復封太師滿濟勒噶台為忠王。

罷漷州河西務行用庫。

是月,帝如上都。

五月,戊申,以崇文監屬翰林國史院。

閏月,甲午,賞易扈從明宗諸王官屬八百七人金銀、幣帛各有差。

壬寅,詔刻宣文、至正二寶。

六月,戊午,禁高麗及諸處民以親子為宦者,因避賦役。

是月,揚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湧溢,溺死一千六百餘人,賑鈔萬一千八百餘錠。

時帝在上都,不御內殿,監察御史崔敬上疏曰:“世祖以上都為清暑之地,車駕行幸,歲以為常。閣有大安,殿有鴻禧、睿思,所以保養聖躬,適起居之宜,存敬畏之心也。實勒鄂爾多斯,乃先皇所以備晏游,非常時臨御之所。今國家多故,天道變更,願大駕還大內,居深宮,嚴宿衛,與宰臣謀治道,萬幾之暇,則命經筵進講,究古今盛衰之由,緝熙聖學,乃宗社之福也。”帝又數以歷代珍寶分賜近侍,敬復上疏曰:“臣聞世皇時,大臣有功,所賜不過鞶帶,重惜天物,為後世慮至遠也。今山東大飢,燕南亢旱,海潮為災,天文示儆,地道失寧,京畿南北蝗飛蔽天,正當聖主恤民之時。近侍之臣,不知慮此,奏稟承請,殆無虛日,甚至以府庫百年所積之寶物,遍賜仆御、閽寺之流,乳稚、童孩之子,帑藏幾空。萬一國有大事,人有大功,又將何以為賜乎?宜追回所賜,以示恩不可濫,庶允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