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三十六 起閼逢執徐四月,盡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甲子,京師天雨氂,長尺許。或言於帝曰:“龍鬚也。”命拾而祀之。

乙亥,吳平章常遇春攻安陸,克之。

先是遇春既行,王復調江西右丞鄧愈為湖廣平章,領兵繼其後,使人謂愈曰:“凡得州郡,汝宜駐兵以撫降附。若襄陽未下,則令遇春分兵,半集沔陽,半集景陵,汝居武昌,使聲援相應,以遏寇之奔軼。”愈奉命遂行。至是遇春攻安陸,其守將僉院任亮出拒戰,遇春擊敗亮,執之,遂克其城,以沔陽衛指揮吳復守之。

己卯,吳常遇春至襄陽,守將棄城遁,遇春追擊之,俘其眾五千。僉院張德、羅明以谷城降,遇春送之建康。吳王以章溢為湖廣按察僉事,溢以荊、襄多廢地,議分兵屯田,王善之。

癸未,吳浙東元帥何世明,敗張士誠兵於新溪,又敗之於柴溪。

是月,侯布延達實奉威順王自雲南、西蜀轉戰而出,至成州,欲之京師,李思齊俾屯田於成州。

吳王賜鄧愈書曰:“汝戍襄陽,宜謹守法度。山寨來歸者,兵民悉仍胡籍,小校以下,悉令屯種,且耕且戰。汝所戍地鄰庫庫,若汝愛加於民,法行於軍,則彼所部,皆將慕義來歸,如脫虎口就慈母。我賴汝如長城,汝其勉之!”愈於是披荊棘,立軍府,營屯練卒,拊循招徠,威惠甚著。

六月,戊子,以黎安道為中書參知政事。

己丑,吳置思南宣慰使司。

時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其都事楊琛來歸款,並納元所授宣慰使印,王曰:“仁智僻處遐荒,世長谿洞,乃能識天命,率先來歸,誠可嘉也!”俾仍為思南道宣慰使。授琛思州等處軍民宣撫使,以三品銀印給之。

丁酉,吳克安福州。

先是饒鼎臣父子既走安福,與其黨劉顛等仍肆剽掠,鄧愈遣兵討之,久不下。王復命元帥王寶會參政何文輝、黃彬共討之,鼎臣復棄城走茶陵。

辛丑,湖廣行省左丞周文貴復寶慶路。

乙巳,皇后奇氏自幽所還宮。

後數納美女於博囉特穆爾,博囉喜,故得還宮,自始幽至此凡百日。博囉特穆爾自入京師,納女四十餘人,荒於酒色,銳氣消耗矣。

壬子;吳參軍胡深克溫之樂清,擒方國珍鎮撫周清、萬戶張漢臣、總管朱善等,械送建康。

吳指揮朱亮祖等進攻建寧。

時陳友定將阮德柔嬰城固守,諸軍次城下,亮祖即欲攻之,胡深視氛祲不利,語亮祖曰:“天時未協,將必有災。”亮祖曰:“天道幽遠,山澤之氣,變態無常,何足征也!”迫深進兵,深猶持不可。德柔屯錦江,逼深陣後,亮祖督戰益急。深不獲已,遂引兵鼓譟而進,破其二柵,德柔盡率精銳扼深軍,圍之數重。日已暮,深突圍出,伏兵起,深馬蹶,被執,送於友定,友定敬禮之。深因盛稱吳王神聖威武,群雄屬心,以喻友定,友定亦無殺深意,會元使至,督迫之,遂遇害。

深久蒞尹郡,馭眾寬厚,用兵十餘年,未嘗妄戮一人。吳王嘗問宋濂曰:“深何如人?”濂曰:“文武才也。”王曰:“誠然,浙東一障,吾方賴之。”比伐閩,有星變,王曰:“東南必失一良將。”亟諭之,深已被害。

吳何文輝等平山寨,擒其盜萬興宗,斬之。

乙卯,以太尉和尼齊為御史大夫。

吳王下令:“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其田多者,率以是為差。有司親臨督率,不如令者有罰,不種桑,使出絹一匹,不種麻及大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

吳以儒士滕毅、楊訓為起居注,王諭之曰:“吾見元大臣門下士,多不以正自處,惟務諂諛以圖苟合,見其人所為非是,不相與正救,及其敗也,卒陷罪戾。爾從徐相國幕下,久而無過,故授爾是職。宜盡心所事,勿為阿容。”又曰:“起居之職,非專事紀錄而已,要在輸忠納誨,致主於無過之地而後為盡職。吾平時於百官所言,一二日外猶尋繹不已;今爾在吾左右,不可不盡言也。”復命毅、訓集古無道之君若夏桀、商紂、秦始皇、隋煬帝所行之事以進,曰:“吾觀此者,正欲知其喪亂之由以為戒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