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一 起旃蒙赤奮若九月,盡強圉單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常德路水,民飢,賑之。

十二月,戊寅,以達實特穆爾為中書右丞相、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封薊國公。

乙酉,帝復受佛戒於帝師。鏇以帝師之弟將至,詔中書持羊酒效勞。而其兄遂尚公主,封白蘭王,賜金印,給圓符;其弟子之號司空、司徒、國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後相望。為其徒者,怙勢恣睢,氣焰薰灼,延於四方,為害不可勝言。

監察御史李昌言:“臣嘗經平涼府、靜、會、定西等州,見西番僧佩金字圓符,絡繹道路,馳驅累百,傳舍至不能容,則假館民舍,因迫逐男子,姦污婦女。奉元一路,自正月至七月,往返者百八十五次,用馬至八百四十餘匹,較之諸王行省之使,十多六七,驛戶無所控訴,台察莫敢誰何。且國家之制圓符,本為邊防警報之虞,僧人何事而輒佩之?請更正僧人給驛法,且令台憲得以糾察。”當時以為切論。

丁亥,修鹿頂殿。

鎮南王圖布哈薨,遣中書平章政事柰曼岱攝鎮其地。

中書省言山東、陝西、湖廣地接戎夷,請議選宗室往鎮,從之。

申禁圖讖,私藏不獻者罪之。

京師多盜。癸巳,達實特穆爾請處決重囚,增調邏卒,仍立捕盜賞格,從之。

甲午,召張珪於保定。

壬寅,中書左丞趙簡請行區田法於內地,以宋董煟所編《救荒活民書》頒州縣。

是歲,御河水溢。

廣西溪洞,自岑世興而外,諸猺所在為寇,朝廷命行省督所屬討捕之。尋遣使奉詔分諭,或梗或降,終未能悉平也。

以故翰林學士布哈、中政使布延圖、指揮使布延呼爾為特克實等所系死,贈功臣號及階勳爵謚。

富珠哩翀以國子司業出為河南行省左右司郎中,丞相曰:“吾得賢佐矣!”翀曰:“世祖立法,成憲具在,慎守足矣。譬若乘舟,非一人之力所能運也。”翀乃開壅除弊,省務為之一新。

泰定三年年

春,正月,丙午,播州宣慰使楊雅爾布哈招諭蠻酋黎平慶等來降。

戊申,元江路總管普雙叛,命雲南行省招捕。

壬子,封諸王寬徹布哈為威順王,鎮湖廣;邁努為宣靖王,鎮益都。

以山東、湖廣官田賜民耕墾,人三頃,仍給牛具。

征前翰林學士吳澄,不起。

置都水庸田司於松江,掌江南河渠水利。

戊辰,緬國亂,遣使乞授。

安南國阮叩寇思明路,命湖廣行省督兵備之。

賑大都屬縣飢。

二月,丁丑,購能首告謀逆厭魅者,立賞格,諭中外。

壬午,廣西全茗州土官許文杰率諸猺以叛,寇茗盈州,殺知州事李德卿等,命湖廣行省督兵捕之。

丁亥,中書省臣請罷征猺,敕諸王鄂爾多罕等班師,其鎮戍者如故。

甲午,葺真定玉華宮。

丙申,建顯宗神御殿於盧師寺,賜額曰大天源延壽寺。

敕以金書西番字《藏經》。

戊戌,爪哇來貢方物。

庚子,以通政院使察納為中書平章政事。

甲辰,帝如上都。

歸德府屬縣河決,民飢,賑之,復賑河間、建昌諸路飢。

三月,乙巳朔,帝以不雨自責,命審決重囚,遣使分祀五嶽、四瀆之神及名山大川並京城寺觀。

丁未,敕百官集議急務。中書省臣等請汰衛士,節濫賞,罷營繕,防猺寇,諸寺官署坑冶等事歸中書,並從之。

壬子,禜星於司天台。

癸丑,八番岩霞洞蠻來降,願歲輸布二千五百匹,設蠻夷官鎮撫之。

乙卯,申禁民間龍文織幣。

戊午,詔安撫緬國。

甲子,命功德使司簡歲修佛事一百二十七。

丙寅,翰林承旨阿林特穆爾、許師敬譯《帝訓》成,更名曰《皇圖大訓》,敕授皇太子。

辛未,泉州民阮鳳子作亂,寇陷城邑,軍民官以失討坐罪。

癸酉,懷王圖卜特穆爾子伊勒哲伯生。

畿內、河北、山東諸路飢。張珪赴召入見,帝問曰:“卿來時,民間如何?”珪曰:“臣老矣,少賓客,不能遠知。保定、真定、河間,臣鄉里也,民飢甚;朝廷雖賑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帝惻然,命賑糧,至是復令免三路及濟南等郡縣民租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