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三 起屠維大荒落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五月,丁巳朔,帝次多勒巴津之地。

是日,皇太子賜雅克特穆爾父祖紀功碑銘。

戊午,遣豫王特納實哩還大都。

己未,皇太子遣翰林學士承旨阿鄰特穆爾來迎大駕。

庚申,帝次鄂爾木東。癸亥,次拜薩濟圖之地。是日,皇太子復遣翰林學士承旨鄂爾多來迎大駕。

乙丑,命有司給行在宿衛士衣糧及馬芻豆。

庚午,帝命雅克特穆爾升用嶺北行省官吏,其餘官吏並賜散官一級。選用潛邸舊臣及扈從士,受制命者八十有五人,六品以下二十有六人。

甲戌,皇太子命中書省臣,擬用中書六部官,奏於行在所。

壬申,次溫都爾海之地,以重嘉努為御史中丞。

乙亥,次呼圖喇,敕大都省臣鑄皇太子寶。時求太子故寶不知所在,近侍巴布哈言寶藏於上都行幄,遣人於上都索之,無所得,乃命更鑄之。

丁丑,皇太子發京師,北迎大駕。鎮南王特穆爾布哈及諸王、駙馬、扈衛、百官悉從行,市馬二百匹,載乘輿服御送行在所。

六月,丁酉,升都督府為大都督府。

壬寅,戒近侍毋得輒有奏請。

庚戌,皇太子次於上都之六十店。

辛亥,帝次哈爾納圖之地。詔中書省臣:“凡國家銓選、錢穀諸大政事,先啟皇太子,然後以聞。”

陝西行台御史孔思迪言:“人倫之中,夫婦為重。內外大臣得罪就刑者,其妻妾即斷付他人,似與國朝旌表貞節之旨不侔,夫亡終制之令相反。況以失節之婦配有功之人,又與前賢所謂‘娶失節者以配身,是己失節’之意不同。今後凡負國之臣,籍沒奴婢財產,不必罪其妻子。當典刑者,則孥戮之,不必斷付他人,庶使婦人均得守節,請著為令。”

壬子,海運糧至大都,凡百四十萬九千一百三十石。

是月,皇太子賜鳳翔府岐陽書院額。書院祀周文憲王,仍命設學官,春秋釋奠,如孔子廟儀。

秋,七月,丙辰朔,日有食之。自六月壬子雨,至是日乃已。

己未,皇太子更定遷徙法:“凡應徙者,驗所居遠近,移之千里,在道遇赦,皆得放還。如不悛再犯,徙之本省不毛之地,十年無過,則量移之。所遷人死,妻子願歸土者所。著為令。”

壬申,監察御史巴迪斯言:“朝廷自去秋命將出師,戡定禍亂,其供給軍需,賞賚將士,所費不可勝計。況冬春之交,雪雨愆期,麥苗槁死,秋田未種,民庶遑遑,流移者眾,此正國家節用之時也。如果有功必當賞賚者,宜視其官之崇卑而輕重之,不惟省費,亦可示勸。其近侍諸臣奏請恩賜,宜悉停罷,以紓民力。”帝嘉納之,仍敕中書省,以其言示有司。

癸亥,太白經天。

丙子,皇太子受新寶。

辛巳,冀寧陽曲縣雨雹,大者如雞卵。

八月,乙酉朔,帝次鴻和爾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見。是日,宴皇太子及諸王、大臣於行殿。庚寅,帝暴崩,年三十,葬起輦谷。

皇太子入臨,哭盡哀。雅克特穆爾以皇后命,奉皇帝璽寶授皇太子。皇太子疾驅而還,雅克特穆爾從行,晝則率宿衛士以扈從,夜則躬擐甲冑,繞幄殿巡護。壬辰,次博囉察罕,以巴延為中書左丞相,依前太保;奇徹台、阿爾斯蘭哈雅、趙世延並中書平章政事;甘肅行省平章多爾濟為中書右丞,中書參議阿榮、太子詹事丞趙世安並中書參知政事;前右相相達實特穆爾、知樞密院事特穆爾布哈及上都留守特穆爾圖並為御史大夫。

宣政院使回回聞明宗崩,流涕不能食,自是杜門不出者數年,以疾卒。回回與弟庫庫皆為時之名臣,世號雙璧,皆博果密之子也。

癸巳,皇太子至上都,雅克特穆爾遂與諸王、大臣陳勸復進大位。

丙申,流諸王圖喇楚于海南。

戊戌,四川囊嘉特以指斥乘輿,坐大不道棄市。

己亥,皇太子復即位於上都之大安閣。

詔曰:“晉邸違盟構逆,據有神器,天示譴告,竟隕厥身;於是宗戚舊臣,協謀以舉義,正名以討罪,揆諸統緒,屬在眇躬。朕興念大兄播遷朔漠,以賢以長,歷數宜歸,力拒群言,至於再四。乃曰艱難之際,天位久虛,則眾志弗固,恐隳大業。朕雖從其請,初志不移,是以固讓之詔始頒,奉迎之使已遣。尋命喇特納實里、雅克特穆爾奉皇帝寶璽,遠迓於途,受寶即位之日,即遣使授朕皇太子寶;朕幸釋重負,實獲素心,乃率臣民,北迎大駕。而先皇帝跋涉山川,蒙犯霜露,道路遼遠,自春徂秋,懷艱阻於歷年,望都邑而增慨,徒御弗慎,屢爽節宣,信使往來,相望於道。八月一日,大駕次鴻和爾,朕切瞻對之有期,兼程先進,相見之頃,悲喜交集。何數日之間,而宮車弗駕,國家多難,遽至於斯!念之痛心,以夜繼旦,諸王、大臣以為祖宗基業之隆,先帝付託之重,天命所在,誠不可違,請即正位,以安九有。朕以先皇帝奄棄方新,銜哀辭對,固請彌堅,執誼伏闕者三日,皆宗社大計,乃於八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於上都。可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