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 起旃蒙大荒落正月,盡柔兆敦牂十二月,凡二年



吏部言:“二廣考試補攝官人,請依本部銓試出官指揮,將考校到合格人,以十分為率取五分。”從之。

先是廣東提舉韓璧言:“二廣兩薦之士,許試攝官,謂之‘試額’;二年再試,謂之‘待次’;累至三試,謂之‘正額’;然後就祿,或任鹽稅,或受簿尉,至有闕官之處,雖待次亦得以濫授。其試攝程度,大略如銓試之五場,自非雜犯,雖文辭鄙俚,亦在所錄,僥倖太甚。請自今一如銓試法,下吏部勘當。”而有是請。

甲辰,罷常德府、復州稅場,從提舉趙善譽之請也。乙巳,罷江都、泰興、山陽、天長、高郵稅場,從提舉趙不流之請也。帝曰:“此皆有益於民之事,日行一事,歲計則有餘矣。”

臣僚言:“竊見浙運耿秉,近因屬邑版帳錢額太重,乞與屬郡評議,將額重處量減,詔從其請。兩浙版帳錢額之重,實與江西之月樁相似,二浙州郡亦自窘匱,就諸縣之額太重者與之斟酌,縣有毫釐之減,則民有毫釐之惠。若諸路得一賢轉運使,則不待冠蓋交馳,而裕民之說行矣。望出此疏付版曹,行之浙運,更令耿秉與諸郡守臣悉心講究,次第行之,諸路得為楷式;更願陛下不惜少裨版曹,以蘇民力。”從之。

戊申,金主發好水川。

八月,甲寅,監察御史冷世光言:“監司歲出巡閱,吏卒誅求,所過騷然,一縣之中,凡數百緡僅能應辦,否即捃摭生事。請明詔諸路監司,今後巡閱,力革此弊,所用隨行吏卒,各於州郡差撥,逐州交替。”從之。

丁巳,帝諭宰執,二廣鹽事當並為一司。王淮等曰:“外議,並司後恐廣西漕既不預鹽事,即無通融錢物,或至支吾不行。”帝曰:“如此,須更商量,蓋天下事全在致思,思之須有策。窮則變,變則通,譬如弈棋,視之如無著,思之既久,著數自至。”

辛酉,詔:“提領封樁庫所支降會子,付淮東、淮西、湖廣總領所,並充今年和糴樁管米本錢支用。”

壬戌,詔:“封樁庫支降會子,委浙西提舉羅點和糴。”

乙丑,詔曰:“朕惟差役之法,為日蓋久;近年以來,又創限田之令,可謂備矣。然州縣奉行不公,豪貴兼併太甚,隱寄狹戶,弊端益滋。一鄉之中,上戶之著役者無幾,貧民下戶,畏避棄鬻,至不敢蓄頃畝之產。莫若不計官民戶,一例只以等第輪差,如此,則不惟貧富均一,且稅籍之弊不革而自去。可令戶部、給舍、台諫詳議聞奏。”

丙寅,提舉常平茶鹽公事趙恐朝辭,帝曰:“鹽事利害稍重,凡事可親臨,勿容官吏滋弊。至贓吏,不可不按。”

癸酉,知建康府錢良臣奏:“秋教按閱禁軍,路鈐、訓武郎胡斌,恃酒無禮,望賜罷黜。”帝曰:“胡斌素多口,以舊在潛邸,故略假借,乃敢輒犯階級,可降兩官,放罷。”

甲戌,秦焴奏德安府巡檢張革,慢棄本職,於公所詈前任守臣,乞罷黜。帝曰:“此風不可長。放罷輕典,更降兩官。”

丙子,詔蠲會稽借貸官米。

九月,甲申,詔蘭溪借過常平錢收買稻種,並蠲放。

金主次遼水,召見百二十歲女真老人,能道太祖開創事,金主嘉嘆,賜食,並賜帛。

己酉,還中都,臨宣孝太子於熙春園。

丙戌,國子祭酒顏師魯請獎進節義之士,帝然之。

辛卯,禮部言:“太史局與成忠郎楊忠輔所陳曆法異同,請差監視楊忠輔同太史局不乾礙官測驗施行。”帝曰:“日月之行有疏數,故歷久不能無差。大抵月行道遠,多是不及,無有過者。至日可遣台官並禮部官看驗。”乃命禮部侍郎顏師魯監視測驗。

先是忠輔言:“南渡以來,嘗改造《統元》及《乾道》二歷,皆未三年,已不可用。目今見行《淳熙歷》,乃因陋就簡,苟且傅會而已,驗之天道,百無一合。《淳熙歷》朔差者,自戊戌以來,今八年矣。忠輔因讀《易》,粗得大衍之旨,創立日法,撰衍新曆,凡日月交會,氣候啟閉,無不契驗。今己巳歲九月望,月蝕在晝,而《淳熙歷》法當在夜。在晝者蝕晚而不見,在夜者蝕早而見,若以晝夜辨兩歷之是非,斷可決矣。”故有是詔。尋命官測驗,是夜,陰雲,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