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 起旃蒙大荒落正月,盡柔兆敦牂十二月,凡二年



己巳,金主謂宰執曰:“朕與卿等皆老矣,薦舉人才,當今急務,人之有乾能固不易得,然不若德行之士最優也。”

秋,七月,丙申,金以御史中丞馬惠迪為參知政事。

是月,詔:“諸路州縣並以見錢、會子中半交收。”帝因言:“聞軍民不要見錢,卻要會子,朕聞之甚喜。但會子不可更增見在之數。”

閏月,己酉,令淮、浙提鹽約束逐州主管官:“遇亭戶納鹽,在官須管,即時稱下,支還本錢,不得縱容官吏掊克。如聽用花帶等錢及上戶兜請折除等事,並嚴覺察按劾,仍許亭戶越訴。”

戊申,以敷文閣學士留正簽書樞密院事。

己酉,施師點乞免兼同知樞密院事,許之。

八月,乙亥朔,日月五星聚軫。

丁丑,金主謂宰臣曰:“親軍雖不識字,亦令依例出職,若涉贓賄,必痛繩之。”圖克坦克寧曰:“依法則可。”金主曰:“朕於女真人未嘗不體恤,然涉贓罪,雖朕子弟亦不能恕。太尉之意,欲姑息女真人耳。”

戊寅,金尚書省奏河決衛州,城壞,命戶部侍郎王寂、都水少監王汝嘉徙衛州於胙城縣。寂馳傳視被災之處,不為拯救,乃專集眾以網魚、取官物為事,民甚怨之。金主聞而惡之,遣戶部劉瑋往行部事,從宜規畫,黜寂為蔡州防禦使。

辛巳,詔:“集英殿修撰、知隆興府程叔達,久任閫寄,治行有聞,除敷文閣待制,再任。”

壬午,新築江陵城成。

甲午,金主秋獵。庚子,次薊州。

九月,甲辰朔,金主如盤山,因遍閱中盤諸寺,庚申,還都。

丙寅,金主謂宰臣曰:“呼喇台叛亡,已遣人討之,可益以甲士,毀其船栰。”馬惠迪曰:“得其人不可用,有其地不可居,恐不足煩聖慮。”金主曰:“朕亦知此類無用,所以毀其船栰,欲不使再窺邊境耳。”

庚午,江西安撫等請將上供米折納價錢,帝曰:“是何言也!食與貨自不同,本是納米,今教納錢,可乎?”

辛未,知靜江府詹儀之,言知宜州王侃盡心邊備,蠻猺知畏,請優加旌別,仍令再任,詔王侃特轉一官,減三年磨勘,令再任。

是月,詔求遺書。

詔裁有司冗食。

冬,十月,甲午,金詔增河防軍數。

金圖克坦克寧,以原王未正太孫之位,屢請於金主。時諸子趙王永中最長,而克寧又與永中有連,金主嘆曰:“克寧真社稷臣也!”

戊戌,金寧昌節度使崇肅,行軍都統忠道,以討呼喇台不待見敵而還,崇肅枚七十,削官一階,忠道杖八十,削官三階。

十一月,辛亥,中書舍人陳居仁札言乞略細務,帝曰:“其言甚當。今之要務,不過擇人材,正紀綱,明賞罰。多降指揮,徒見繁碎。”

甲寅,司農寺言已分委西倉糴事,帝謂宰臣曰:“此等便可自札下。凡指揮須教人信畏,若是玩瀆,何補於事!當取其大者、要者留意,至於小事,姑從闊略。如除授監司、太守,卿等須反覆留意。”帝又曰:“少降指揮,不唯事簡,又且人信,所謂一舉而兩得之。”

庚申,金立右丞相原王璟為皇太孫。

甲子,王淮等上《仁宗、英宗玉牒》、《神、哲、徽、欽四朝國史列傳》、《皇帝會要》。

金主謂宰臣曰:“朕聞宋軍自來教習不輟,今我軍專務游惰。卿等勿謂天下既安,而無預防之心,一旦有警,兵不可用,顧不敗事耶?其令以時訓練!”

丙寅,右丞相梁克家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

庚午,金主謂宰臣曰:“朕方前古明君,固不可及;至於不納近臣讒言,不受戚里私謁,亦無愧矣。朕嘗自思,豈能無過!朕之過,頗喜興土木之工,自令不復作矣。”

辛未,敕令所進審定裁減吏額。帝曰:“革弊以漸,且依舊存留,只是將來不作額,最為良法,亦不至咈於人情。”

十二月,辛巳,臣僚言汀州科鹽之害,詔漕臣趙彥操、王師愈同提舉應孟明措置聞奏。彥操等尋奏:“汀州六邑,長汀、清流、寧化則食福鹽,上杭、連城、武平則食漳鹽,亦各從其俗耳。夫食鹽者既異,則鈔法難於通行。今欲將舊欠鹽錢盡與蠲放及減鹽價,其所蠲舊欠與所減鹽價,本司卻多方措置那充,應補其數。如此,則州縣之力即日可紓,立價即平,買鹽者眾,私販遂息,官賣益行,價雖裁減,用無所虧。是汀州與六邑歲減於民者三萬九千緡有奇,減於官進一萬緡有奇,所補州用與所放舊欠又在此外。加以利源不壅,財力自豐,救弊之本,無以尚此。”並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