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十八 起屠維協洽正月,盡上章涒灘十二月,凡二年



甲辰,以誅阿克繖、赫嚕、賀勝等詔天下。勝死非其罪,而詔書與諸逆並言,時猶為特們德爾所蔽也。

丙午,捕伊哷薩巴子江浙平章瑪嚕,仍籍其家。

丁未,封汪沁為雲南王,往鎮其地。

以賀勝、實勒們、阿克繖家貲、田宅賜特們德爾等。

六月,己酉,流徽政院使密錫實於金剛山。

以托實哈、實勒們所奪人畜產歸其主。

甲寅,前太子詹事綽和爾伏誅。

京師疫,作佛事於萬壽山。

戊午,罷徽政院。

廣東採珠提舉司罷,以有司領其事。

庚申,賜角牴者百二十人鈔各千貫。

壬戌,敕:“諸使入京者,大事五日,小事三日遣還。”

是夜,月食既。

乙丑,新作太祖幄殿。

時僧徒橫甚,有司無敢詰難者。盩厔僧圓明以燒香受戒私相煽惑,從者日眾,遂自稱皇帝,眾呼萬歲,約以孟秋五日攻奉元路。秋,七月,丁丑朔,陝西參政多爾濟以兵捕之,圓明遁去;逾月,始就擒,斬之。

甲申,車賀將北幸,調左右翊軍赴北邊浚井。

以知樞密院事瑪嚕、哈坦並為遼陽行省平章政事。

壬辰,遣扈從諸營還大都,禁踐民禾。

安南內附人陳岩,言其國貢使多為覘伺,敕湖廣行省汰遣之。

丙申,中書平章政事鼐喇呼罷。

禁獻珍寶制袞冕。

庚子,以江南行御史台中丞廉恂為中書平章政事。恂,希憲之子也。

辛丑,晉王伊蘇特穆爾遣使以地七千頃歸朝廷,請有司征其租,歲給糧鈔;從之。

是月,汴梁路言:“滎澤縣河決塔海莊堤十步餘,橫堤兩重複決數處;又,開封縣蘇村及七里寺決二處。”詔本路及都水監官並工修築。

八月,丁未朔,嶺北省臣實都,坐以官錢犒軍免官,詔復其職。

丙辰,祔仁宗聖文欽孝皇帝、莊懿慈聖皇后於太廟。特們德爾攝太尉,奉玉冊行事。

戊午,特們德爾復誣趙世延以違詔不敬,下之獄。請置極刑,並究省台諸臣,不允。帝幸涼亭,從容謂近侍曰:“頃特們德爾必欲置趙世延於死地,此殆報怨耳。朕素聞其忠良,故每奏不納。”左右鹹稱萬歲。

丁卯,宮人官努,坐用日者請太皇太后禜星,杖之,籍其資。

托期瑪部宣慰使尹琳沁,坐違制不發兵,杖流紐爾乾地。

九月,甲申,建壽安山寺,給鈔千萬貫。

禁五台山樵採。

庚子,常德澧州洞蠻合諸洞為寇,命土官追捕之。

甲辰,遣瑪薩曼等使占城、真臘、龍牙門,索馴象。

以廩藏不充,停諸王所部歲給。

冬,十月,丁未,時饗太廟。

庚戌,將作院使伊蘇坐董制珠衣怠工,杖之,籍其家。

丁巳,酉陽聳儂洞蠻田謀遠為寇,命守臣招捕之。

戊午,帝至自上都。

詔太常院曰:“朕將以四時躬祀太室,宜與群臣集議其禮。此追遠報本之道,毋以朕勞於對越而有所損;其悉遵典禮。”

庚申,敕譯佛書。

乙丑,幸大護國仁王寺。帝師請以醮八兒監藏為土番宣慰使、都元帥,從之。

丁卯,為皇后作鹿頂殿於上都。

庚午,命拜珠督造壽安山寺。

十一月,丙子朔,帝御齋宮。丁丑,恭詣太廟,備法駕,服袞冕以行禮;至仁宗室,即歔欷流涕,左右莫不感動。

甲申,敕翰林國史院纂修《仁宗實錄》。

丁酉,詔各郡建帝師帕克斯巴殿,其制視孫子廟有加。

甲辰,特們德爾言:“和市織幣薄惡,由董事者不謹,請免左丞高昉等官,仍令郡縣更造,征其元直。”不允。

十二月,乙巳朔,詔:“以明年為至治元年,減天下租賦二分,包銀五分;免大都、上都、興和三路差稅二年;優復煮鹽、煉鐵等戶二年。開燕南、山東河泊之禁,聽民採取。命官家屬流落邊遠者,有司給資遣之;其子女典鬻與人者,聽還其家。監察御史、廉訪司歲舉可任守令者二人。七品以上官,有偉畫長策可以濟世安民者,實封上之。士有隱居行義,明治體,不求聞達者,有司具狀以聞。”

丁未,播州蜑蠻的羊籠等內附。